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农业供给侧改革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20-02839 生成日期 2020-10-15 公开日期 2020-10-15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意见
主题(一级) 农业、林业、水利 主题(二级)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关键词 经济作物,灾害,技术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秋播麦油田病虫草绿色防控技术意见
秋播麦油田病虫草绿色防控技术意见

  近年来,受耕作方式变化、水稻秸秆还田、抗药性上升等因素影响,秋播麦油田杂草呈连年重发态势,腥黑穗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等小麦病害在局部有逐年上升趋势,总体对麦油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各镇(街道)要充分认识秋播作物病虫草害发生的严峻态势,紧紧围绕小麦优质增产和农药减量控害目标,提高绿色防控技术水平,加强组织宣传发动,切实抓好秋播小麦种子药剂处理和秋播麦油田杂草防控工作,为明年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一、积极开展小麦种子药剂处理,预防小麦种传、土传病害。

  开展种子药剂处理是将病虫防治关口前移,推动农药减量控害的重要措施,既可有效控制腥黑穗病、纹枯病等种传、土传病害,又可以促进小麦全苗、匀苗、壮苗。各镇(街道)要广泛宣传种子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农户种子处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大种子处理工作推进力度,继续提高今年秋播小麦种子处理覆盖率。拌种方法: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毫升兑水400-500毫升拌麦种25公斤。拌种时先按用种量确定用药量,然后按比例兑水配制药液,倒入麦种内充分搅拌均匀,使药液充分展布在种子表面。拌好的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拌种要用准药量,防止浓度过高而发生药害。

  二、科学开展麦油田杂草防除,控制杂草危害。

  (一)推广绿色生态控草技术

  1、合理轮作换茬。各镇(街道)要因地制宜,指导农民合理安排茬口,对上年麦茬重草田种植蔬菜、油菜等作物,减轻麦田杂草发生基数,压缩重草田面积。

  2、科学合理播种。要积极推广商品麦种,减少农民自留种,减少杂草种源;上年发生腥黑穗病的田块要更换新良种,预防腥黑穗病的发生;要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提高小麦个体与群体竞争力,抑制杂草生长。

  3、进行深耕整地播种前,深翻(深旋)整地,将散落于土表的杂草种子翻埋于土壤深层,使杂草种子不能萌发出苗(或晚出苗),减少当季杂草发生量;加强对耕翻、整地、收割等作业机械的清洗,阻止杂草种子传播扩散。

  4、加强田间管理。播后及时开沟,清沟理墒,进行镇压,提高土表平实度,增强土壤封闭防治效果;合理运筹施肥,增施磷钾肥,促使三麦全苗、壮苗,增强抗逆性和竞争优势,以苗压草;腾茬早的田块,可在播前诱发杂草发生,然后采用机械灭草或药剂除草;冬春对田边、沟边、路边、渠边的杂草采取灭生性药剂防治,或种植蚕豆等作物,清除和抑制杂草发生。

  (二)科学开展化学除草

  1、麦田化除

  要坚持“以封为主、封杀结合”策略,坚持以冬前用药为主、春后用药为辅的原则,重点推广土壤封闭除草技术,提高抗性杂草的防除效果,减轻后期除草压力,减少除草剂使用量。

  (1)土壤封闭。板茬和浅耕麦在麦子播后苗前或麦子出苗后1-2叶期用药,亩用70%苄嘧·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克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00克,兑水40公斤喷雾

  (2茎叶处理。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使用以下任一配方:

  ①亩用70%苄嘧·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00克+69克/升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50-75毫升

  ②亩用30/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0毫升+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00克

  ③亩用5%唑啉·炔草酯乳油80-120毫升

  优先选择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手动喷雾机等高效植保机,以上配方均兑水30-40公斤喷雾。

  2、油菜田杂草化除

  每亩用17.5%精喹·草除灵乳油100-120毫升,兑水40公斤均匀茎叶喷雾。用药适期:移栽油菜活棵返青(一般移栽后7-10),杂草2-4叶期,直播油菜6-8叶期。

  3、科学安全用药注意事项

  (1按配方药剂用量和用水量用药,不得随意加大用药量,均匀喷细雾,确保防效。

  (2掌握在草龄小时用药,要趁雨后田间湿度大时抢墒用药,兑足水量均匀喷雾。但田间也不能有积水,防止积水处发生“湿药害”。

  (3气温5℃以下时不宜用药,抓住天气冷尾暖头时用药,强冷空气来临前不要用药,以免发生药害。

  (4注意单用和混用禁忌。唑啉·炔草酯防除禾本科杂草只提倡单用,不宜与其它防治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混用,以防产生药害,但可以与苯磺隆或使它隆等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混用。大元麦田禁止使用精噁唑禾草灵和唑啉·炔草酯。春季用药要尽早,但注意气温5℃以下时不宜用药,抓住天气冷尾暖头时用药,强冷空气来临前不要用药,以免发生药害。

  

秋播麦油田病虫草绿色防控技术意见

  近年来,受耕作方式变化、水稻秸秆还田、抗药性上升等因素影响,秋播麦油田杂草呈连年重发态势,腥黑穗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等小麦病害在局部有逐年上升趋势,总体对麦油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各镇(街道)要充分认识秋播作物病虫草害发生的严峻态势,紧紧围绕小麦优质增产和农药减量控害目标,提高绿色防控技术水平,加强组织宣传发动,切实抓好秋播小麦种子药剂处理和秋播麦油田杂草防控工作,为明年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一、积极开展小麦种子药剂处理,预防小麦种传、土传病害。

  开展种子药剂处理是将病虫防治关口前移,推动农药减量控害的重要措施,既可有效控制腥黑穗病、纹枯病等种传、土传病害,又可以促进小麦全苗、匀苗、壮苗。各镇(街道)要广泛宣传种子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农户种子处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大种子处理工作推进力度,继续提高今年秋播小麦种子处理覆盖率。拌种方法: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毫升兑水400-500毫升拌麦种25公斤。拌种时先按用种量确定用药量,然后按比例兑水配制药液,倒入麦种内充分搅拌均匀,使药液充分展布在种子表面。拌好的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拌种要用准药量,防止浓度过高而发生药害。

  二、科学开展麦油田杂草防除,控制杂草危害。

  (一)推广绿色生态控草技术

  1、合理轮作换茬。各镇(街道)要因地制宜,指导农民合理安排茬口,对上年麦茬重草田种植蔬菜、油菜等作物,减轻麦田杂草发生基数,压缩重草田面积。

  2、科学合理播种。要积极推广商品麦种,减少农民自留种,减少杂草种源;上年发生腥黑穗病的田块要更换新良种,预防腥黑穗病的发生;要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提高小麦个体与群体竞争力,抑制杂草生长。

  3、进行深耕整地。播种前,深翻(深旋)整地,将散落于土表的杂草种子翻埋于土壤深层,使杂草种子不能萌发出苗(或晚出苗),减少当季杂草发生量;加强对耕翻、整地、收割等作业机械的清洗,阻止杂草种子传播扩散。

  4、加强田间管理。播后及时开沟,清沟理墒,进行镇压,提高土表平实度,增强土壤封闭防治效果;合理运筹施肥,增施磷钾肥,促使三麦全苗、壮苗,增强抗逆性和竞争优势,以苗压草;腾茬早的田块,可在播前诱发杂草发生,然后采用机械灭草或药剂除草;冬春对田边、沟边、路边、渠边的杂草采取灭生性药剂防治,或种植蚕豆等作物,清除和抑制杂草发生。

  (二)科学开展化学除草

  1、麦田化除

  要坚持“以封为主、封杀结合”策略,坚持以冬前用药为主、春后用药为辅的原则,重点推广土壤封闭除草技术,提高抗性杂草的防除效果,减轻后期除草压力,减少除草剂使用量。

  (1)土壤封闭。板茬和浅耕麦在麦子播后苗前或麦子出苗后1-2叶期用药,亩用70%苄嘧·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克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00克,兑水40公斤喷雾。

  (2)茎叶处理。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使用以下任一配方:

  ①亩用70%苄嘧·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00克+69克/升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50-75毫升

  ②亩用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0毫升+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00克

  ③亩用5%唑啉·炔草酯乳油80-120毫升

  优先选择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手动喷雾机等高效植保机,以上配方均兑水30-40公斤喷雾。

  2、油菜田杂草化除

  每亩用17.5%精喹·草除灵乳油100-120毫升,兑水40公斤均匀茎叶喷雾。用药适期:移栽油菜活棵返青(一般移栽后7-10天),杂草2-4叶期,直播油菜6-8叶期。

  3、科学安全用药注意事项

  (1)按配方药剂用量和用水量用药,不得随意加大用药量,均匀喷细雾,确保防效。

  (2)掌握在草龄小时用药,要趁雨后田间湿度大时抢墒用药,兑足水量均匀喷雾。但田间也不能有积水,防止积水处发生“湿药害”。

  (3)气温5℃以下时不宜用药,抓住天气冷尾暖头时用药,强冷空气来临前不要用药,以免发生药害。

  (4)注意单用和混用禁忌。唑啉·炔草酯防除禾本科杂草只提倡单用,不宜与其它防治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混用,以防产生药害,但可以与苯磺隆或使它隆等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混用。大元麦田禁止使用精噁唑禾草灵和唑啉·炔草酯。春季用药要尽早,但注意气温5℃以下时不宜用药,抓住天气冷尾暖头时用药,强冷空气来临前不要用药,以免发生药害。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