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事务局
/tyjrswj/index.shtml
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风采展示
致敬江阴老兵 | 王汉定:一位抗美援朝战士的“烽火青春”
发布时间:2020-09-28 10:04

 王汉定同志,徐霞客镇上东村人,1929年1月出生,1953年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已是91岁高龄的他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提起那段难忘的烽火青春,老人依然激情澎湃。

       时隔67年,记忆依旧清晰   

    1953年春,23岁的王汉定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那时候王汉定年轻,胆子大,一心就想摸一摸枪,上战场,杀敌人,一点儿都不害怕。

    据老人回忆,当时与他同时入伍的还有我镇上东村西房村王杰,八房村赵根元、倪家宕陈福明三名战友。入伍后,他同江阴一起入伍的同志在南闸进行了集中训练,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9兵团65军193师578团。集中训练一个月后,部队向东北开进。

由于当时朝鲜战场的形势比较缓和,部队到东北后,在东北某机场进行抢修机场大约一个月时间。一个月后,随着朝鲜战场形势变化,部队乘火车向朝鲜开进,刚进入朝鲜,就遇到美国空军的轰炸,朝鲜境内的铁路被炸断,火车开到朝鲜一个叫洋都的地方,就没法向前开了。部队下了火车转为步行,大约步行了约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到达十字架山一线战场。十字架山前沿与美军防守的轿岩山阵地大约500米的距离。

在十字架山前线战场,王汉定和三名同乡战友被补充到担架队,担负起抢运伤员和运送弹药的任务。到了担架队,连长和指导员进行动员和分配任务,由于王汉定个子较高、体力好分配参加运送弹药。由于美军轰炸密集,担架队不少战友就牺牲在运送弹药的路上……战斗中部队伤亡很严重,不断地有受伤的战友被担架队抢救并运送下来。

战场上枪炮震耳欲聋,随时随地都有牺牲的可能,但前线若是没有了弹药,那后果不堪设想。虽然心里很慌,但仍在老战友的带领下,咬着牙不断地向一线运送着弹药,整整运送了九天九夜……战场上,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敌机轰炸不断,同乡战友赵根元正是在一天夜晚,敌机轰炸时受了伤。

在坚守了第九天的晚上,敌机的轰炸声和天空中炮弹飞过的呼啸声突然戛然而止,好像整个世界都静寂了。……大约在12点的时候,连长跑来向大家高声宣布:“停战了,我们胜利了。”战友们一个个高兴地跳了起来,高呼着“我们胜利了。”

 天亮后,担架队就开始打扫战场,收敛烈士遗体,战场上千疮百孔,遍地坑坑洼洼,烈士的遗体随处可见,花了几天时间才把战场打扫完。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王汉定几近哽咽,悲壮的场面让老人永生难忘。

1955年,王汉定所在部队从朝鲜回国,他于1956年5月2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汉定说,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通过顽强斗争获得胜利的英雄壮举。抗美援朝给自己留下了最为宝贵的财富,那就是 “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精神。

“卸甲归田”  英雄初心不改

1957年,王汉定退伍回乡后务了农,亦是彰显英雄本色, 1959年他担任起了当时璜塘乡的生产队长,带领20多户村民搞农业生产,一干就是15年。王汉定凭借吃苦耐劳和勇担重担的精神,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群众和领导的信任。

现在,虽然老人年事已高,但依旧不减军人的气质,他身体硬朗、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谈吐不俗。他胸怀祖国,心系党和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抽空就通过看电视和书籍来关心国家大事,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时代步伐……生活中,老人与老伴相濡以沫,五代同堂,子孝孙贤。夫妻俩还通过种菜、养鸡,来强健身体,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如今,王汉定老人常常说,“现在的生活就像在天堂一样,感谢政府感谢党”。他还把自己战场上的经历讲给晚辈们听,希望用自己艰苦的战争经历,激励下一代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鼓励孩子们珍惜美好生活,不忘历史。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电子邮箱:mayor@email.wuxi.gov.cn

苏ICP备05002806号  苏公网安备 32028102000565号 网站标识码:32028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