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政发〔2018〕65号
市政府关于印发《温馨周到的生活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温馨周到的生活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 阴 市 人 民 政 府
2018年6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温馨周到的生活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集成改革的工作部署,为在全市域范围内全面构建温馨周到的生活服务体系,在前期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现就搭建生活服务体系平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平台建设构想
1.平台建设目的
以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通过搭建温馨周到的生活服务体系平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机关作风;培育家庭服务市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发展社会组织,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让市民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享受优质服务和生活便利,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平台服务功能
生活服务体系平台由政府主导建设,性质为公益性平台,主要为市民及有需求的群体提供行政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资讯服务等“五位一体”的信息咨询和事务办理服务。
3.平台服务载体
生活服务体系平台包括三大主要载体——手机客户端、“12345”热线、市民卡,以及配套三大主要载体的PC端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辅助载体。
4.平台服务定位
服务宗旨:温馨周到,便民惠民;
服务目标:以民为本,群众“有感”;
服务口号:待社会公开征集后确定。
5.平台服务措施
(1)通过7×24小时人工服务、智能服务或在线办理,为市民提供“全天候”信息咨询和事项办理服务;
(2)提供行政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资讯服务等五位一体“无边界”的信息咨询和事务办理服务;
(3)市民通过手机客户端、“12345”热线、市民卡获得服务,各平台对服务主体全程跟踪监督,确保服务“高质量”。
6.平台服务原则
(1)依法服务原则:在法律法规范围内提供服务;
(2)“三不”原则: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服务事项必须接入生活服务体系平台,不得游离在平台服务之外;所有相关服务企业必须加入统一的信用评价机制,不得游离在平台监督之外;平台仅提供事项在线办理和信息咨询服务,不直接上门服务。
二、平台内容构成
搭建行政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资讯服务等“五位一体”的生活服务在线办理和信息咨询平台,具体服务内容如下:
1.行政服务。依托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张网”,整合市级层面面向群众的各类行政服务,向广大市民及企业等对象提供方便、快捷、规范、透明的网上申报办理、咨询、查询等各类行政服务。(牵头部门:行政审批局、经信委、城管局、广电集团;配合部门:教育局、人社局、公安局、民政局、国土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农林局、卫计委、市场监管局、环保局、电信局等各相关部门)
2.公共服务。整合原本分散的与广大市民及企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如市民卡、公积金、社保、公证、水、电、气、道路交通信息、公共交通信息、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公共文化信息、房屋房产信息、医疗信息、教育培训信息、气象信息、农产品交易信息等,方便群众一站式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服务效率。(牵头部门:经信委、人社局、城管局、广电集团;配合部门: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司法局、国土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农机局、文广新局、卫计委、园林旅游局、公用事业局、供销社、气象局、住房公积金中心、电信局、江苏有线江阴分公司、供电公司、江南水务、公用事业产业发展公司、交通产业发展公司、天力燃气等各相关部门)
3.便民服务。在现有“12345”热线70项便民服务的基础上,围绕老百姓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拓展、新增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并与手机客户端便民服务功能相对接,实现线上线下求助服务的联动。同时全面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服务质量,使之尽快成为全市便民服务主平台,解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牵头部门:广电集团、城管局、经信委;配合部门:人社局、民政局、文广新局、市场监管局、体育局、园林旅游局、电信局等各相关部门)
4.公益服务。整合志愿者协会和群团组织的志愿服务、助残扶老、鹊桥相亲、职工“周末课堂”、法律服务、职业介绍、青少年权益保护、青年志愿者、婚姻家庭指导、家庭教育指导、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蓝天应急救援、应急救护培训、慈善义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进驻组织公益信息、养老信息、法律咨询等信息内容,充分发挥公益组织在生活服务体系构建中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为全市公益志愿组织和个人提供信息流通平台,同时也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牵头部门:民政局、宣传部、经信委、城管局、广电集团;配合部门:人社局、司法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红十字会、残联、电信局等各相关部门)
5.资讯服务。整合江阴广电集团、江阴日报社等主流媒体日常新闻资讯和江阴市党政网站集群的政务要闻、部门新闻、镇街新闻资讯,以及市民生活、文化、旅游等资讯,为市民提供一站式资讯服务,同时也提高平台使用活性。(牵头部门:宣传部、广电集团、经信委、城管局;配合部门:文广新局、园林旅游局、江阴日报社等各相关部门)
三、平台载体构建
基于大数据共享、市民共享的视角,大力度整合目前全市各类服务载体,在统一平台、标准、入口和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一点通、一号通、一卡通、一格通、一码通”。
1.手机接入“一点通”。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打造手机客户端服务平台,将行政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资讯服务统一纳入到客户端,方便群众一站式获取信息、使用服务。同时,根据情况开通相应的PC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辅助载体,推动在全市域特别是城区的免费无线WIFI全覆盖,在功能实现上予以协助和保障。
2.电话接入“一号通”。依托“12345”热线原有的品牌效应,做强日常家政等便民信息服务和公益信息服务,负责接收、办理、督办、反馈、回访市民的服务需求,及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化解热点、难点问题,畅通便民服务渠道和民意表达渠道。
3.信用和支付载体“一卡通”。深化市民卡应用,拓展市民卡使用范围,使市民卡成为居民享受智慧生活的统一使用凭证与重要支付手段。同时,在市民卡中集成公益服务和信用管理的相关功能。
4.平台管理“一格通”。在江阴市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增加“智慧民生服务”功能模块,既可以单独展示,又可以接入全市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
5.内部管理“一码通”。对便民服务中加盟的商家、企业、服务人员建立“一码通”监管体系,对于每一个商家、加盟企业和人员,建立起对应的识别码,市民可以对服务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清单。
四、平台建设保障
按照生活服务体系平台今年9月底上线运行的基本时间节点,瞄准社区15分钟、城区半小时、镇村1小时的市民基本生活服务圈建设目标,从以下五方面对建设工作予以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在市“智慧江阴”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增设“生活服务体系建设办公室”,专门负责生活服务体系建设日常工作的统筹与协调,研究拟定生活服务体系规划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考核生活服务体系建设具体工作,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等。办公室设在城管局,城管局主要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主要领导兼任。建设运营初期,由办公室召集相关部门,每周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例会,体系建成上线后每月一次例会,例会中反映的重要情况直接上报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强力推进生活服务体系建设。
2.明晰职责分工。经信委大数据中心负责系统间数据打通与交换,搭建好基础性框架;城管局、广电集团、人社局(国信市民卡公司)及各类服务的牵头部门按照生活服务体系建设的统一规划,分别负责“12345”热线、手机客户端、市民卡三大主要载体的具体实施工作,做好载体的功能完善提升。各部门按照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升级信息系统,负责将本部门政府服务及公共服务事项整合到生活服务体系平台。
3.强力整合资源。以全市信息化资金保障为抓手,统一接口标准,对政府部门数据资源接入进行倒计时排期,确保年前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相关部门数据全部接入,其他部门数据接入须在2019年6月底前接入到位。对数据共享不积极、资源接入不主动、影响阻碍体系建设的单位和个人约谈或问责,强化工作监督,严把信息化资金审核关,确保接入工作顺利推进。
4.明确经费来源。建立市场机制,推动动力变革,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明确“12345”热线、手机客户端、市民卡三大主要载体的市场运作、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办法。
2018年,生活服务体系平台建设费用由政府投入的部分共计200万元,具体内容为手机客户端初期上线的行政服务功能嵌入,各应用主管单位接口嵌入,“12345”便民服务系统功能升级。公共公益服务整合开发,市民生活求助前台受理页面和APP通过网页及APP开发,便民服务加盟商前台受理页面和APP通过网页及APP开发,三项费用合计140万元,由江阴广电集团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予以解决。市民卡相关功能完善和提升所需费用按照原有资金来源解决。
2019年及以后年度系统深度开发等所需经费另行测算。其中:手机客户端行政服务功能嵌入和各应用主管单位接口嵌入费用由政府投入,其他技术开发维护、业务拓展运营和人员成本费用由广电集团通过市场化手段自行消化解决。在客户端实现净盈利之前,广电支出的成本由政府以国资考核指标减免的方式予以弥补。市民卡相关功能完善提升所需费用按照原有资金来源解决。手机客户端在平台上线后、用户达到一定量级的时候,广电集团将通过广告经营、活动营销、接口租赁、电子商务等方式拓展市场,为客户端运营提供经费保障。
5.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和落实“四位一体”监督管理机制,即:建立联合督查机制,强化政府监督;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清单,完善服务加盟商和服务人员信息数据库,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以标准化管理和长效化监督,强化行业监督;建立服务评价的公开透明机制,强化群众监督;对服务加盟商定期评定、公示信用等级,强化信用监督。
五、平台建设期限
1.工作筹备期(2018年6月10日—6月30日)
完成项目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经信委大数据中心完成服务器等基础架构建设的硬件投入;经信委大数据中心、城管局、广电集团、人社局和各类服务的牵头部门共同做好各自具体建设方案制定、工作队伍搭建等前期准备工作。
2.资源整合期(2018年7月1日—7月10日)
经信委大数据中心明确统一接口标准,并对入驻单位数据资源接入工作排定日期;城管局、经信委大数据中心、广电集团和人社局选定平台升级和软件开发合作方;相关部门开始数据接入工作。
3.项目建设期(2018年7月11日—9月10日)
广电集团筛选服务加盟商、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城管局、广电集团、人社局及各类服务的牵头部门根据生活服务体系平台建设方案,启动建设开发工作。重点推进便民服务板块建设,相关部门持续数据接入工作。
4.项目内测期(2018年9月11日—9月25日)
城管局、广电集团和人社局对各自平台进行内部测试并完善平台功能和操作体验,相关部门持续数据接入工作。
5.项目上线期(2018年9月底或10月初)
生活服务体系平台整体上线试运行。上线后城管局、广电集团和人社局根据市民使用反馈,补充完善服务内容和功能,持续进行部门数据接入工作,为全市人民提供温馨周到的生活服务,把生活服务体系打造成为江阴服务百姓的闪亮窗口和金字招牌。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市人武部,市各群团,各驻澄单位。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6月26日印发
![]() |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