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 脱贫攻坚 生态环境保护
关于印发《市政府重点工作落实分工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7-09

澄政发〔2020〕48号

市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重点工作落实分工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政府重点工作落实分工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江 阴 市 人 民 政 府

2020年6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市政府重点工作落实分工方案

在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对2019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2020年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了部署,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开辟“强富美高”新江阴建设新境界,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现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任务进行分解立项(括号中为主要责任单位),市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进度、推进措施、责任分工,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见效。市政府办公室将对落实情况适时开展督促检查。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发改委)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财政局)

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                 (工信局)

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其中工业投入增长7.8%左右;(发改委、工信局)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8.5%;           (商务局)

6.进出口总额稳中提质;                                    (商务局)

7.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发改委)

8.节能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考核走在全省前列。(工信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

 

重点任务分解

一、在转型升级上持续发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高地

1.加快产业升级。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品牌化为方向,推动重点制造业强链补链延链、深化协同发展,进一步放大产业集群效应。实施新一轮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冶金、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智能化改造,推动新桥镇建设全市首个智能制造示范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着力培育以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为重点的新经济,加快发展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抢先布局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规划,推动军民融合路演中心、先进技术装备研究院建设,不断壮大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智慧物流、信息服务、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提升现代商贸、健康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确保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加快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办好第十五届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实现旅游总收入超300亿元。大力发展园区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实现“三资”投农超5亿元,完成“百企建百园”项目6个,新增高标准农田5000亩,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65%。扩大生猪生产,全力维护生猪市场供应稳定。(政府办、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体广电旅游局、供销社)

2.培育优势企业。鼓励支持骨干企业整合要素资源、持续做强做精,加快打造一批掌握标准制定权、行业话语权、市场主导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加快两化融合、企业“上云”步伐,实施智能化建设重点示范项目20个,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个。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新增无锡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大力培育准规上服务业企业,加快打造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和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重点企业,新增国家级“两业”融合龙头企业1家。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无锡市级龙头企业1家和2家。鼓励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3—5家,引导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持续推进“江阴板块”扩容升级。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坚守实体、深耕主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政府办、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

3.扩大有效投入。瞄准与我市产业契合度高的世界名企、大型央企和实力民企,加强产业链招商、精准化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质项目,努力在超50亿元、超百亿元重特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确保实际使用外资9.3亿美元左右,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0个。加快推动智建美住、远景AESC、康瑞卫智达精密零部件、三房巷光电薄膜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法尔胜光纤、信越光棒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完善重大项目领导联系挂钩、联席会办等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加快形成更多具有爆发力的新增长点。(政府办、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招商局,各镇街园区)

4.强化服务保障。深入贯彻中央减税降费精神,全面落实“惠企25条”,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健康发展。实施工业企业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提高亩均产出效益。加快腾退低效用地,年内盘活存量土地7100亩以上。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散乱污”工业用地整村成片拆迁,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400亩。深化政银企对接互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全年新增信贷投放200亿元。发挥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市镇两级转贷平台等功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妥善处置重点企业信用风险,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和恶意逃废债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经济金融风险的底线。(政法委、政府办、发改委、工信局、公安局、自然资源规划局、土地储备中心、法院、检察院、税务局、人行、银保监组,各镇街园区)

二、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5.培育创新主体。围绕产业发展“痛点”“堵点”和“卡脖子”关键环节,主动对接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引进创新企业和人才项目,年内确保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力争200家,新增无锡市“准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6家、“雏鹰”企业3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数占比达6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以上。深入实施产学研“双百行动计划”,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年内实施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超60项。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品牌、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件,主导制修订国际、国内、行业标准18项,力争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4件。(政府办、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

6.打造创新载体。加快推进长三角创新资源平台对接,着力完善创新平台体系,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10万平方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国内外研发机构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新建校企合作联盟8家。加快建设企业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新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2家、市级研发机构80家、新型研发机构2家。优化协同创新体系,推进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江阴创新港及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长三角分院建设,充分发挥技术交易市场作用,推动技术转移要素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50亿元。(政府办、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

7.优化创新环境。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科技创新政策措施,着力完善“创新发展16条”推进机制,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加强知识产权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着力营造尊重创造、保护创新的社会环境。深入实施暨阳英才计划升级版,积极参与G42沪宁沿线人才创新走廊建设,年内引育海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省“双创计划”、无锡“太湖人才计划”等高端人才50人。弘扬工匠精神,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经营需求,培育高技能人才6000人,确保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42万人。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全方位保障体系,完善资金扶持、股权激励等政策,力争年内科技贷款突破20亿元。(组织部、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

三、在改革开放上持续发力,着力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8.推进各项重点改革。持续加强社会治理综合标准化建设,促进县域治理体系更加成熟定型。深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施企业设立“全程电子化”改革试点,推动“2440”审批服务再提速,打造市镇村三级联动的“澄事之窗”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放管服”改革成效。探索实施“局队合一”管理体制,努力形成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运转协调、服务高效的新机制。全面推进“测管治”一体化改革,着力打造环保“五全”监管模式。推进以排污证改革为核心的排污制度改革,压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加快特殊区域海关管理创新和保税监管改革,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实施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等试点,建立完善企业管理者薪酬和工资总额制度,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完善教师队伍“县管校聘”、卫生人才“县管乡用”机制,持续加大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供给。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着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居)委会财务事务分离改革省级试点任务。(编办、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住建局、公用事业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应急局(安委办)、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信访局、税务局、生态环境局、海关,各镇街园区)

9.融入区域一体发展。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抢抓上海高端要素资源外溢机遇,拓宽与黄浦区合作发展空间,积极参与江苏自贸区建设,促进江阴和靖江两地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对接配套,加快建设以高端制造为特质的新兴中心城市和跨江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支持申夏港区深水码头、长山港区建设,拓展、提升江阴综保区和港口功能;加强与上海港、宁波港等对接合作,努力把江阴港打造成长三角地区江海联动区域性组合港和综合型物流服务中心。加快锡澄一体化发展,有序实施锡澄协同发展区启动区规划建设,扎实推动江阴与无锡其它地区在产业建设、交通设施、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发展,着力提升区域发展协同度和整体竞争力。(政府办、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自然资源规划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商务局、文体广电旅游局,高新区、临港开发区、靖江园区)

10.增强开放园区活力。坚持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切实增强项目承载力、要素集聚力和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发挥开放园区在产业强市中的主阵地、主力军作用。高新区要围绕打造东部科创城,牢牢把握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机遇,突出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和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启星智能制造产业园载体升级,着力构建优势突出的先进制造业体系。青阳园区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力争快出形象、快出效益。临港开发区要围绕打造临港产业城,放大国家级软件园、临港科创园、大学等载体平台优势,着力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竞争力一流的国际化开放园区。靖江园区要围绕建设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推动船舶海工、钢结构产业联盟建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千亿级园区。江阴睢宁工业园要围绕建设省级特色园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数字经济为主的产业体系,加快打造苏南苏北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增长极。各镇街工业集中区要优化自身规划,加强功能配套、加速产业集聚、加快转型升级,为镇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高新区、临港开发区、靖江园区、各镇街)

11.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认真落实稳外贸政策,加快省级以上外贸转型基地、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境内外各类展会,开展企业外贸“破零”行动,不断做大外贸总量规模。加大外贸企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适当增加内销比例,帮助企业加快消化库存、稳住生产经营。发挥省级公平贸易工作站作用,全力协助企业应对各类贸易摩擦。有序推进江阴综保区复制上海自贸区投资经营便利、贸易自由化等领域政策措施,全力创建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和综保区药品进口口岸。鼓励企业走出江阴、走出国门,支持企业海外项目建设,完成对外直接投资总额2.6亿美元。(商务局、海关,临港开发区)

四、在城乡建设上持续发力,着力推动城市能级新提升

12.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南拓、北优、东进、西联”战略布局,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高起点规划建设南部高铁城、滨江生态城、东部科创城、临港产业城,打造“亲江拥山、两翼共展”的城市新格局。深化绮山、花山等重点区域规划设计,促进生态、旅游、康养、休闲、体育等功能相融合。推进高铁枢纽地区、轨道交通沿线及站点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加快城市快速环线规划建设,确保与城市路网有机衔接。统筹优化城镇体系、镇村布局,完成20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强化规划管控,不断优化城市形态结构和特色风貌。(发改委、自然资源规划局、交通运输局,高新区、临港开发区)

13.完善城市功能。有序推进南沿江铁路江阴段、第二过江通道、锡澄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开工建设江阴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深化盐泰锡常宜铁路、第三过江通道、沿江高速拓宽改造等工程各项前期工作。启动建设滨江路、夏东路等快速内环一期和徐霞客大道快速化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长山大道快速化改造一期、大桥南路快速化改造、新澄杨线一期等道路建设,确保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竣工通车。推进暨南大道西延、长山大道南延、S229江阴段、范钱路东延和5座跨锡澄运河桥梁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内畅外联的交通格局。启动江阴绿道大桥道北连、滨江道东延、湖山道提升工程,基本实现30公里环城绿道无障碍贯通。开工建设锡澄运河公园二期,加快打造南门商业街区、北门国乐岛,建成开放江阴城市记忆馆、应天河风光带。新增主城区机动车停车泊位400个。新建天然气管线50公里。完成5G基站建设1300个,年内实现城区、镇区5G网络全覆盖。扎实推进拆迁安置工作,加大重点用地、遗留项目等清点清障力度,实施绮山水源地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年内全市完成拆迁214万平方米、启动拆迁37万平方米,安置房新开工92万平方米、建成38万平方米。(政府办、工信局、自然资源规划局、住建局、公用事业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文体广电旅游局、“1310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城建产业发展公司,各镇街园区)

14.强化城市管理。持续深化“十大专项提升行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养,确保高分通过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扎实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切实加强沿街门店、建筑工地、社区物业、文明养犬等日常管理。实施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规范管理试点,改造提升一批绿化景观、亮化设施和背街小巷,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任务。严格落实垃圾分类管理,实现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充分发挥综合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平台作用,不断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智慧化、精细化水平。(宣传部、公安局、住建局、公用事业局、城管局、卫生健康委)

15.深化镇村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一推三治五化”专项行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挥特色小镇建设辐射带动效应,推进镇容镇貌优化和被撤并镇区整治提升,努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的城乡融合典型项目。完成41个试点村农房建设任务。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河道疏浚、“四好农村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供水老旧管网和户表改造,新改建农村公厕79座。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新建省级绿美乡村示范村5个、无锡市级美丽宜居乡村45个。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建设实现全覆盖,确保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90%。(宣传部、自然资源规划局、住建局、公用事业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应急局(安委办),各镇街园区)

五、在绿色发展上持续发力,着力展现生态环境新面貌

16.加大源头管控力度。实施与环境质量挂钩的准入政策,推行新增污染物排放项目倍量替代平衡制度。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推动全市域印染行业加快整合,年内关停化工生产企业30家。扎实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行动,全面完成澄东南小热电企业整合关停,完成工业窑炉整治61台,确保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9.5%。引进和发展清洁能源,启动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完成华能江阴燃机、江阴热电6F燃机项目建设。培育一批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完成节能改造项目20个。落实国家节水行动要求,创建节水载体12个。(发改委、工信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

17.大力推进污染防治。全力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问题整改销号,着力化解突出环境问题。深化大气管控“点位长制”,强化重点行业VOCs治理、非道路移动机械和高污染车辆治理,严格道路、建筑工地等扬尘管理,全面落实重点区域禁放烟花爆竹工作,确保城区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4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4.9%。着力深化“河长制”“断面长制”管理,加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完成无锡下达的15条河道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全面消灭黑臭河道、劣Ⅴ类水体,确保地表水优Ⅲ比例达到100%、重点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政府办、公安局、住建局、公用事业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

18.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严格落实长江大保护“1+9”规划,全面完成河湖“两违”、长江“三乱”及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启动一般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置工作,完成环境卫生运营管理中心、秦望山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二期、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项目建设,彻底搬掉垃圾、危废、污泥“三座大山”。新增污水主管网150公里以上,建成排水达标区24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650个以上。完成20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新一轮提标改造,确保西利污水厂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锡澄运河整治工程,全面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扎实开展沿江10公里范围内废弃矿山治理工程,年内新增成片造林4000亩,确保林木覆盖率达24.5%。(自然资源规划局、住建局、公用事业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秦望山产业园公司,各镇街园区)

六、在安全生产上持续发力,着力开创城市安全新局面

19.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整治。持续抓好国务院、省、无锡市安全生产专项督导反馈意见整改。扎实开展全覆盖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打好“消除监管盲区、化解风险隐患、防范遏制事故”的攻坚战、歼灭战。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狠抓危化品、交通运输、城镇燃气、建筑施工、“厂中厂”、群租房等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遏制一般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切实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对重大隐患问题难以整改到位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依规坚决关停;对因重大问题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到位引发事故的,从严从重问责追责,做到隐患排查不见底不罢休、问题整改不彻底不收兵。(政府办、发改委、教育局、工信局、公安局、民政局、自然资源规划局、住建局、公用事业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体广电旅游局、卫生健康委、应急局(安委办)、市场监管局、消防救援大队、生态环境局、海事局,各镇街园区)

20.切实加强安全源头治理。修订完善重点领域安全规范标准,强化企业和项目安全准入,加大高危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争创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示范县。实施科技兴安战略,鼓励高危企业实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推广完善小微企业安全技术服务,加快实现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覆盖。加强应急能力建设,配齐配强特种救援装备,启动江苏(江阴)沿江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二期建设。大力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不断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宣传部、统战部、发改委、教育局、工信局、公安局、民政局、自然资源规划局、住建局、公用事业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体广电旅游局、卫生健康委、应急局(安委办)、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消防救援大队、生态环境局、海事局,各镇街园区)

21.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水平。扎实推进各级安委会建设,促进安委办实体化运行。建立健全应急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检查、联合执法机制,不断强化执法检查和立案查处的闭环管理。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完善市镇村三级巡查网络,着力提升排查隐患、找准问题和指导促进的监管能力和水平。聚焦较大风险领域、事故高发类型、隐患较多场所,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和力度,全面落实关闭取缔、上限处罚、停产整顿、追究法律责任等严管措施,做到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惩重罚。(应急局(安委办),各镇街园区)

22.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制定落实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部门领导班子安全生产职责任务清单,以及各行业领域分级分类监管任务清单,进一步压紧压实“五个责任”。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强化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和应急救援,倒逼各类市场主体增强抓好安全生产的内在动力。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着力解决安全生产“末端问题”。坚决落实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一票否决”制,切实强化对安全生产失职渎职行为的监督问责。(纪委监委机关、应急局(安委办),各镇街园区)

七、在共建共享上持续发力,着力促进人民生活新进步

23.更大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全力以赴实施就业创业工程,年内新增就业岗位6.3万个,扶持自主创业3100人。扎实做好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工作,新增城保参保3.5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被征地农民养老年龄段人员养老补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62元、960元。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调整为学生少儿每人每年1070元、其他居民每人每年1280元。完善廉租房、公租房等住房保障制度。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完善残疾人服务机构功能设施,构建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服务体系。推进社会联动救助标准化建设国家试点项目,完善村级医疗互助机制,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实施精准扶贫,提升经济薄弱村管理能力,全面完成脱困转化任务。(民政局、人社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医保局、残联)

24.更大力度推进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有序推进多模式集团化办学,深入实施学位制管理。推动滨江幼儿园、人民东路小学、江南大学江阴校区等开工建设,加快实施江阴高中、青阳高中改扩建等校安工程,确保立新中学、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建成投用。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加快江阴外国语学校新校区建设。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华姿中专创成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坚持联防联控、医防融合、平战结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领域风险预警和处置能力。深化“健康江阴”建设,加快实施市中医院异地新建、中信医院二期等重点工程,完善紧密型医联体、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深入开展“书香江阴”“市民文化节”等惠民活动,提档升级“10分钟体育健身圈”,办好各类品牌体育赛事。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再次创成“全国双拥模范城”。(教育局、文体广电旅游局、卫生健康委、退役军人局,临港开发区)

25.更大力度创新社会治理。深化“三社”联动,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妥善化解房产市场、拆迁安置、环境保护、劳动关系等领域矛盾纠纷。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确保村级重大事务公开透明。全面深化“七五”普法宣传,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做好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用药用械安全整治等专项行动,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大力推进智慧警务建设,优化完善警格网格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实现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双提升”。(政法委、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人社局、住建局、城管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统计局、信访局、法院、检察院、生态环境局)

全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26.始终坚持对党忠诚。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执行中央、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强化制度建设、成果运用、督查落实、舆论引导,推动省委巡视反馈意见全面整改到位。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断提升政府系统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强主流舆论阵地,全面筑牢意识形态思想防线。(政府办等)

27.切实强化使命担当。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坚决破除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以“六攻坚六突破”的实际行动全力争第一、努力创唯一。弘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强化政务督查、行政问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积极呼应群众期盼,畅通“12345”民生热线等服务平台,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用好用活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让能干实干者有平台、受重用,让敢闯敢试者有底气、受包容,让碌碌无为者有压力、受惩戒,全面提振当好排头兵、争做先行军的精气神。(政府办、城管局、行政审批局、信访局)

28.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开展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工作,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深化改革、加强治理。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建设,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完善政务诚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政府办、司法局)

29.牢牢守住廉洁底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财力更多用到保民生、补短板上。充分发挥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作用,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政府债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常态化监管力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制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对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问题做到“零容忍”,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纪委监委机关、政府办、财政局、审计局)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市人武部,市各群团,各驻澄单位。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6月5日印发

 

政策关联解读:  2020年市政府重点工作落实分工方案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