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信息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20-00606 生成日期 2020-03-18 公开日期 2020-03-1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主题(二级) 文化 关键词 文字,图书,馆所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今天起,江阴图文博等公共文化场馆恢复开放!
今天起,江阴图文博等公共文化场馆恢复开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精准有序做好文化场馆恢复开放的通知》要求,可逐步有序恢复文化场馆对外开放。

恢复开放的范围包括

全市各级图书馆、

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

美术馆、非遗展示馆

在落实好“外防输入”措2020年3月18日

(陆续)恢复对外开放

市级文化场馆恢复开放清单

 

01图书馆

开放时间:

周一:8:30—11:30

周二至周日:8:30—11:30、13:30—16:30

开放范围:

一楼:总服务台(办证、咨询服务);临时集中还书处(成人、少儿分列);少儿馆(仅提供家长借书服务、暂停少儿入内阅览)。

二楼:综合借阅室(只提供借书服务)

实行预约入馆制度,读者通过“江阴公共文化云”APP、“最江阴”APP中“公共文化云”版块进行登记预约,一日一约制。新书速递吧、江阴人著作展厅、视障人士阅览室、自修室、参考阅览室、公共电子阅览室、期刊阅览室继续暂停开放。

 “江阴公共文化云”APP下载方式

02 、03文化馆、展览馆

开放范围及开放时间:

文化馆大厅和中厅展示区

周一至周日:9:30—15:30 

排练厅室、教室、艺术剧场

继续暂停开放

 

展览馆一楼1、2、3号展厅

周一:闭馆

周二至周日:9:30-15:30  

 

04博物馆
 

开放时间:

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开放区域:

一楼自然标本馆、古代史馆,二楼陶瓷馆《又见江南—馆藏十大精品展》、临时展厅(一)《时光海海 摆渡良渚—纪念高城墩考古二十周年特展》。

 

请在“江阴文体旅游”公众号或市博物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观众入馆参观必须凭预约码入内,未预约者谢绝参观。刘氏兄弟故居、曹颖甫故居、高城墩良渚文化遗址陈列馆暂不开放。

05文庙、要塞司令部、徐霞客故居、军博馆、江阴文庙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六9:00-16:00,周日闭馆

开放区域:

明伦堂、泮池书房、大成殿暂不开放    

 

国民党要塞司令部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开放区域:

先贤厅、教育厅、实业厅、军政厅、科技厅、佛教厅、文化厅

 

徐霞客故居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8:30-11:00、13:00-16:30(15:30停止售票入园)

15:30停止售票入园

开放区域:

徐霞客故居、仰圣园、晴山堂
 

军事博物馆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08:30-16:00(15:30停止入馆)

 

全市文化场馆有序恢复开放工作指南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为指导我市各级文化场馆逐步有序做好恢复开放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开放范围

 (一)开放范围。包括全市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美术馆、非遗展示馆。

二、开放准备

(二)责任机制到位。成立文化场馆恢复开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恢复开放工作,建立完善内部责任体系,把各方面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人头。健全并落实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信息发布制度、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三)防控措施到位。按照“一馆一策、一馆一案”的原则,科学制定恢复开放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在合适的区域设立临时隔离点,建立与当地卫健部门联系渠道。制定并实施人员登记、“锡康码”检查核验、体温测量以及公共设施设备消毒、公共空间定期保洁等防控措施。所有文化场馆应保持自然通风,对文物、艺术品需恒温恒湿的展厅可维持原有运行模式。凡上述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一律不得对外开放。

(四)物资保障到位。科学测算防控工作必备的设备和物品需求,采购测温仪、口罩、手套、消毒设备、洗手液等防控物资,满足防控和开放工作的需更。有条件的文化场馆可在公共区域配备开水、自助饮品售卖设备,满足观众(读者)不同需求。

(五)人员培训到位。对场馆管理、讲解、设施设备维护、消毒保洁、安保等人员,普遍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尤其是对一些关键岗位人员,要组织开展可疑症状应急处置、秩序引导、客流管控等方面演练,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工作流程。

(六)隐患排查到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强化场馆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监管,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抓紧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不得恢复开放。

(七)信息发布到位。在场馆入口醒目位置、馆内LED大屏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及时发布恢复开放的具体时间、开放范围、服务项目和观众须知、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并公布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电话。

三、秩序管理

(八)加强入馆人员管理。安排专人严把场馆进入通道,凡进馆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并接受体温检测及“锡康码”核验(出入都必须核验“锡康码”)。体温正常且“锡康码”显示“绿码”的人员方可进入,对体温超过37.3℃或显示“红码”人员,应迅速将其转移至临时隔离观察点,并报告属地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及时处置。运用“锡康码”等新技术手段加强入馆人员管理,建立防控台帐,做到有据可查、有迹可循。

(九)采取人员限流措施。鼓励实行预约制等措施,合理安排参观线路和时间,严格限制日参观人数,控制瞬时最大承载量。原则上,日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瞬间流量不超过最大流量的20%。疫情防控期间,暂停团队预约。

(十)避免形成人员聚集。实行观众错时、分批入馆和分散式参观,科学设置出入口、参观流线以及开放项目和区域,暂不开放容易形成人员集聚的空间和项目,暂不举办线下讲座、培训、演出等人员聚集活动,确保人员不拥挤、不扎堆、不集聚。在观众(读者)服务台增设1米以上等待线,引导人员之间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

四、服务优化

(十一)加强清洁消毒。场馆入口处应放置消毒地垫,对电子导览设备、回流图书等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对电梯按钮、休息座椅、门把手、轮椅、雨伞、电子触摸屏、充电设备等公共设施定时消毒。在公共卫生间配备洗手液、一次性擦手纸等。

(十二)开展智慧服务。暂停人工讲解,提供自助语音导览等电子设备和线上讲解服务。引导观众(读者)使用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方式结算和自助存包框寄存物品,推行图书阅览“网上借阅、社区投递”。

(十三)丰富线上文化产品供给。精心策划并推出更多在线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引导观众线上参与文化活动。整合现有数字文化资源,通过官方网站、移动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载体,继续推出网上展览、在线教育、网络公开课等项目。

五、内部管理

(十四)做好员工健康监测和报告。建立员工佩戴口罩、入馆前体温检测制度,严格做好外地返程人员健康状况评估,对来自疫情高、中风险地区的人员,按规定集中或居家进行隔离观察。

(十五)减少员工聚集和集体活动。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加强员工用餐管理,实行错峰就餐、分散用餐。压缩会议和集体活动次数,必须召开的会议要缩短时间、控制规模,参会人员佩戴口罩并保持安全距离。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