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诚信江阴 > 风险提示

当心!假冒金融类APP诈骗套路“深” 发布时间:2020/01/10

“恭喜您获得50,000元额度,月利率低至0.02%,最高可分36期,点击以下链接领取……”很多人对这样的信息并不陌生,却不知道收到这条信息,很可能意味着你已经成了诈骗团伙的“猎物“。

江苏泰州市民姜颖(化名)两个多月前遭遇的那场噩梦,就是从收到类似的信息开始的。

诈骗手法流程化

2019年11月的一天,看到微信弹出一条自称为“360借条”客服人员的好友添加申请,正为买房凑不齐首付款发愁的姜颖,不假思索地通过了好友验证。紧接着,在一系列“360借条”网上贷款服务介绍之后,客服向姜颖发送了APP下载链接。

“他朋友圈里全发的是与360金融相关的内容,还给我拍了公司的营业执照,下载下来的APP也和360借条的图标一样,我以为他真是360金融的客服,就按照他的提示进行了操作。”姜颖说。客服告诉她为了能确保申请的贷款额度到账,她需要先交5%的手续费。

在将2000元手续费转到客服提供的银行账户后,姜颖被要求核实她递交的个人信息。

“核实信息时,我发现反复查看多次的银行卡号竟然还是错了一位,虽然感觉有些奇怪,但我还是按照客服的提示转了7000元作为修改信息的保证金。这个时候,客服又说因为我填错了信息账户已被冻结,需要继续汇款才能保证放款到账,才感觉被骗了。我没有继续汇款,向对方问询为什么仍要汇款时,对方已经不再回复我的信息。”在紧急联系360金融的官方客服后才知道,姜颖所认识的客服并不是360金融的客服,使用的APP也是假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诈骗人员对姜颖采用的诈骗手法是典型的“教科书式”诈骗。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诈骗人员通过短信、微信群、二维码等,向特定人群群发附有虚假APP的下载链接,声称提供借款服务。“他们通常谎称是被假冒的某家互金公司的员工,并向受害者提供虚假的工牌、身份信息,包装自己以骗取受害者的信任。”上述中互金工作人员介绍说,诈骗人员行骗的步骤一般有如下几步:第一步,向用户收取授信额度手续费;第二步,告诉用户银行卡填写错误需要交纳保证金更改银行卡号;第三步,提示打款失败,原因是用户的账户被标记为风险账户,已将账户冻结,需要交钱解冻;第四步,再次提示打款失败,原因是用户还款能力不足,需要转几千元保证金,保证金在用户收到放款时会一起退回;第五步,用户在平台开通的账户中可看到放款,但无法提现到银行卡中,需要充值成为普通会员才能提现。最终,用户未能提现收到任何借款,向真实平台询问,发现被骗。

如此看来,姜颖就是这样卷入了环环相扣的骗局中。不过,她还算幸运,在被要求交账户解冻费时发现异样及时止损。目前,姜颖已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案件处理现“四难”

“对于伪冒APP诈骗的行为,目前暂无法主动获取虚假APP的链接地址,只能靠客户投诉等被动渠道获取线索后开展打击,具有一定迟滞性。”宜信合规与操作风险管理部工作人员介绍说。

然而,假冒金融类APP案件已呈现出被害人人数众多、涉案总金额巨大等特点。据某互金头部平台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6月~2019年12月,该司电话客服和现场受理的被假冒该司APP及相关人员诈骗的自然人(被害人)共计1676人,被害人被骗金额共计人民币1463万余元。

“诈骗事件除了给消费者带来财产损失外,也给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公司带来经营困扰和名誉损害。”上述互金头部平台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种行为已经侵犯了其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尽管假冒金融类APP诈骗案件频发,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经过调研发现,此类案件处理出现了四难现象:即消费者维权难、机构名誉保护难、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纠纷解决难、立案难。

“自2019年1月至今,宜信受理了1500余例涉及虚假APP对宜信潜在客户的诈骗案件,涉及总金额3000万元,经过对涉案客户的筛查,不排除为诈骗团伙从其他数据源获取客户手机号码后开展电信诈骗。涉及电信诈骗客户因不具有集中程度,客户报案多为当地派出所。同时,被仿冒的公司因无实际资金受到损失,公司属地派出所受案也存在一定难度。故此,被同一电信诈骗团伙诈骗的客户在报案后很难引起当地司法机关的足够重视,加之电信诈骗案件处理难度大、流程长等特点,后期推动司法打击难度较大。”上述宜信工作人员坦言。

蚂蚁金服法务合规部经理何笃丰指出,随着互联网黑灰产业链的发展,假冒金融类APP背后的黑灰产组织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了分工化、国际化的特点。部分假冒金融类APP甚至还将服务器设在国外,抑或是背后团伙组织身处境外,大大增加了执法的难度,削弱了打击的力度。

建立行业反诈协作机制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假冒金融类APP诈骗中,大多数受骗者是平台的客户。这意味着,被假冒的平台在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应该积极履行义务。

据了解,宜信、度小满、360金融、人人贷等平台都对用户进行了防骗提示和反诈宣传,也都在运用AI技术等金融科技手段进行反欺诈监控等。

“然而,藏匿在假冒金融类APP背后的互联网金融黑灰产更具有隐秘性强、花样不断翻新、技术手段升级等特征,仅靠平台难以对其进行有力的打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何笃丰认为,在立法层面,可以考虑提高对假冒金融类品牌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现行刑法仅对商品上的商标冒充使用行为进行了规制,对服务上的商标却没有类似规定。但相比普通商品,某些特殊服务,尤其是金融类服务的商标在被不法分子冒用后,受害的用户数量更多,涉案金额更大,建议将这类社会危害性更大的特殊服务商标冒用行为也纳入刑法规制的范围中,同时在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上也提高相应的罚款或判赔金额。”何笃丰进一步指出。

上述宜信工作人员则认为,应在行业内建立针对电信诈骗的沟通机制,在案件发生时能够充分共享调查信息,在打击过程中不同公司形成合力。“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公司与司法机关的对接渠道,由公司将案件情况第一时间协助客户整理完成后报送至司法机关。这样能够较大程度提升客户报案质量,并在处理同一诈骗团伙案件中引起司法机关的足够重视。”

360金融副总裁温树海也认为,仅靠单一平台或金融监管部门的努力难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假冒APP诈骗事件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在司法部门、金融监管、行业协会等多方配合下共同防范和打击。

“业内机构应当联合起来,推动建立共建、共享、共防的行业反诈协作机制,可通过360猎网平台,以加密方式共享和整合相关案件线索,实现对金融APP诈骗案件全面、实时、高效的监控,最终由司法机关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温树海指出。

(来源:法治周末)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电子邮箱:mayor@email.wuxi.gov.cn

苏ICP备05002806号  苏公网安备 32028102000565号 网站标识码:32028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