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发改委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19-04906 生成日期 2019-12-23 公开日期 2019-12-23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其他 主题(二级) 其他 关键词 经济,管理,机关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2018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加快实现“六个高质量”、全面打响“五大品牌”的目标,坚持克难奋进、稳中求进,努力化解多重困难,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
关于江阴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向大会报告全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附件江阴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和2019年目标建议.docx主要目标预计完成情况如下: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左右;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三)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0.2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六)进出口总额增长17.5%,其中出口增长17%;

(七)到位注册外资9.5亿美元;

(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8.4%;

(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5%;

(十)万元GDP能耗较2017年下降4%;

(十一)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十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12项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10个指标增幅好于上年同期,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人代会年度目标任务差距0.3个百分点,预计无法完成。主要原因:一是目前我市处于经济转型期,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处于稳步提升的态势,增幅相对较低;二是部分行业服务业增加值统计核算口径调整,影响了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三是我市工业占比偏重,近两年工业增速高于服务业增速,且当前很大一部分服务业性质的数据仍统计在工业上。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情况如下

(一)经济运行保持稳健。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800亿元,增长7.3%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4亿元,增长8%。工业经济持续向好。预计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0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10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2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7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入围企业数连续多年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7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7%(可比价),占GDP比重达到44.6%;服务业投入同比增长2%;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1%,5家企业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农业现代化规模壮大。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67亿元,完成“三资”投农10亿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88%,高标准农田比重预计60.27%,创建无锡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4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

(二)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4家、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362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3项,获批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4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3%。平台载体不断完善。新建院士工作站5家,新获批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0家、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新建江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3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新获批省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星创天地2家。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专利申请量达939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957件;授权专利量达385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34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96件。品牌战略加快实施。参与36项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或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项目奖一等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荣誉。人才引育力度加大。新增高层次人才550名,高技能人才6355名。

(三)改革攻坚不断深化。全面推进集成改革工作。按照集成改革“7+2”方案,38个分领域、153个方面、356个改革事项全面展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刚性落实“去降补”重点任务,制定《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等5大领域21类64项改革任务。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坚持法治化原则,加强跟踪督查。提质升级“放管服”改革。推进实施市县同权,承接省赋予的14项、无锡赋予的282项设区市权限,高新区、临港开发区承接无锡赋予的187项设区市权限。持续提升“2440”审批服务成效,推进“不见面审批”工作,全力推进高新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全面完成144个村确权工作,新组建44家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新组建夏港、申港、利港3个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完成“1+16”市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

(四)城乡建设有序推进。轨道交通建设顺利推进。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启动建设,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锡澄轨道交通S1线各项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区域路网更趋完善。云顾线大中修、范钱路改扩建等工程顺利完工,君山路、虹桥南路、青山路等道路实现贯通。340省道江阴段、中康桥改建工程加快施工,范钱路东延段前期手续办理工作顺利推进。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望江公园改造、应天河公园东段、江阴绿道大桥道等项目建成开放。韭菜港公园、春申幼儿园、敔山湾幼儿园、农村供水管网及户表改造等工程顺利推进。城市改造有力推进。黄田港、韭菜港渡口完成搬迁,滨江陆城区段实现全线禁货。全市完成拆迁90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42万平方米,实施老小区改造12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顺利推进。长泾镇、月城镇农房翻建试点有序开展,建成省美丽乡村1个、无锡美丽乡村7个,建成长效管理示范点30个、改善提升示范村庄8个。

(五)生态环境逐步优化。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控。淘汰燃煤锅炉20台、超低排放改造10台,取缔工业窑炉4台;关停“三高两低”企业55家,其中化工生产企业45家;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程490个,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1.2%。大力推进水环境整治。完成黑臭河道整治37条,9个国省考断面、5个重点水功能区水质全面达标;完成污水主管网建设20公里,完成排水达标区建设24个;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停小散养殖户25家,通过三方整治认定7家;开展水源地专项整治,完成小湾、肖山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和调查,完成肖山水源地迁建工程。大力开展清废行动。完成危废处理焚烧一期工程及光大环保三期扩建项目,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2200吨,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59.8万吨,处理餐厨有机垃圾5.2万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新增垃圾分类小区74个。持续推进绿化工程。全市成片造林3157亩,新增绿地8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19%,绿地率达到39.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97平方米。

(六)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6.4万元和3.3万元,继续保持在全省县级城市的前列。就业形势稳定。新增就业岗位6.16万个,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4.95万人,应届返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32%,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5%。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增参保扩面6.5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被征地农民养老年龄段人员养老补助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逐年提高。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立新中学、春申幼儿园等工程顺利推进,云亭实验小学新校区、希麦尔协和双语幼儿园等投入使用;2018年高考本科录取4482人,录取率达91.49%,继续保持省内领先。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市人民医院敔山湾院区、元林康复医院、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卫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银医通”项目正式上线运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稳步推进,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62.03%。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标准化养老服务站20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42张。社会救助精准实施。低保标准调至每人每月900元,落实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困境儿童保障等政策性资金1.7亿元,托底保障各类困难对象9万多人。文体服务不断加强。建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7家,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500余场,3件作品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承启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为“十三五”规划的完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财政、投资、工业、消费、出口增速均创出了近年新高,成绩来之不易。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还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实体经济受土地、融资、人才、环保等诸多要素制约,转型升级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加快推动发展动能转换;大气、水体、土壤等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仍要进一步加大;“1310工程”建设需要强势推进,村庄面貌亟需改变,民生和社会事业有待持续改善。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务实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启航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由于国内外经济趋势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因素相互交织,当前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稳中有变,预计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在减弱,对外贸易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稳增长、稳投资、稳外贸、调结构、防风险的任务依然较重。

基于国内外形势和我市的客观情况,建议2019年主要目标安排如下: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

(三)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0.2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六)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

(七)到位注册外资7.3亿美元;

(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GDP增长保持同步;

(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

(十)万元GDP能耗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十一)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十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为实现以上计划目标并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9年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产业强市,加速产业升级。加快构建以战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扎实推进我市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坚定产业“四化”发展,推进纺织、冶金等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加快先进工艺、装备和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提升,切实推进“江阴制造”向“江阴智造”转型提升。主动对接军民融合发展机遇,推进特钢冶炼、车船装备等重点领域的军地合作,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战略性重大工程建设,打响军民融合产业的“江阴品牌”。大力推进战略新兴产业能级攀升。大力实施招链、强链、补链、延链,推动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品质提升。围绕“支撑江阴制造业高端攀升”和“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目标,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科技金融、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网络零售、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质量提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高效设施农业300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50%。

(二)突出创新驱动,增强内生动力。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体制机制活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坚持以产业前瞻与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专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为重点,鼓励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年内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3%以上,实施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70个。加快打造创新平台。扎实推进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加快建立具有江阴特色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新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家。推动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三个全覆盖”,鼓励企业在外设立或并购研发机构,新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家。加强高端人才引育。大力实施“暨阳英才计划”升级版,依托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江阴市场、麻省理工学院产业联盟等引智平台,引进诺贝尔奖得主、院士等国内外顶尖人才6名,力争全市人才总量达到37.5万人。推进科技人才平台建设,新增“外国专家(海外工程师)工作室”3家、江阴市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工作站3家。

(三)突出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加大集成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更加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顺应国际化和区域一体化推进趋势,着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向内外融合发展转变,争创开放特色新优势。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审批服务便民平台,切实提升“2440”审批服务成效。深化农村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工作,规范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三会”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进专科联盟发展。稳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放大“集团办学”效应,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加大走出去力度。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支持本土优势企业走出江阴、走出国门,开展产能合作、推进技术并购、拓展营销网络,完成对外投资总额6亿美元。着力提升港口能级,推动江阴综合保税区(一期)封关运作,全年新增2个对外开放泊位。加大区域合作力度。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全面加大对接上海力度,有序推进锡澄一体化发展。

(四)突出生态建设,增强发展持续力。全力打赢精准治污攻坚战,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真正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印染、化工等行业整治,年内关停“三高两低”企业23家。加快推进华能江阴燃机、江阴热电燃机专项建设,切实加强能源、工业等领域的颗粒物深度治理,持续开展化工、印刷包装等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完成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空气优良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化河长制管理,加快推进无锡下达的15条河道治理任务,完成城乡黑臭河道整治40条,切实保障国考、省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大力推动长江生态保护,基本完成长江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工作。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加快推进秦望山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二期、污水厂污泥利用处置、光大电厂三期配套等重点工程建设,建成飞灰填埋场三期工程,完成620个以上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大力实施生活垃圾、固废、危废规范化处置,启动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全市城乡美化绿化水平,开展绿化“三化”示范县创建,新增绿化造林4500亩,确保林木覆盖率达24.54%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98平方米。

(五)突出城乡统筹,增强发展协调。扎实推进城乡建设“1310工程”,实现城市功能品质的快速提升。加速优化交通网络。推进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和江阴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建设前期工作,正式开建苏南沿江铁路江阴段和锡澄轨道交通S1线。实施长山大道快速化、大桥南路快速化改造和新澄杨线一期等路网提升工程,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加快跨锡澄运河临江路桥、毗陵路桥、花北路桥建设,推进夏东路、塘前路等道路建设,完成S340江阴段、临江路西延伸段等工程。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成投运18项防汛工程。推进100个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试点小区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50%以上;新建天然气管网100公里,新增天然气居民用户3万户。加快特色村镇建设。认真落实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创成省绿美村庄示范村8个、无锡市特色田园乡村5个、无锡美丽乡村示范村7个,加快推进周庄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镇和新桥、徐霞客、长泾等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建设,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完善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有序推进第二批15个镇街31个自然村农房翻建工作。

(六)突出民生实事,增强发展凝聚力。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稳定就业形势,实现提供就业岗位6万个,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2.5万人,扶持自主创业2800人,失业登记率控制在2.8%以内。持续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新增参保3.5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被征地农民养老年龄段人员养老补助金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335元、880元,稳步提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待遇水平、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100元。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启动江南大学江阴校区、人民东路小学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江阴外国语学校、顾山实验小学等工程建设,立新中学、敔山湾幼儿园等竣工投用。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深入实施“健康江阴”战略,加快推动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开工建设,着力提升中医药治未病建设水平,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不断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快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率达到10%,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比例达56%。进一步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推进全民健身设施提升工程,年内争创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个。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化“书香江阴”建设,提档升级农家书屋225个,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00场以上。

 

附件:江阴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计完

成情况和2019年目标建议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