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大数据管理和政务服务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大数据管理和政务服务局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信息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19-01665 生成日期 2019-04-28 公开日期 2019-04-2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行政审批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综合政务 主题(二级) 机关事务 关键词 机关,总结,行政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工业建设项目“40”工作机制实践成果
工业建设项目“40”工作机制实践成果

  工业建设项目“40”工作机制实践成果

  根据江苏省《江阴市县级集成改革试点总体方案重点任务分工》(苏协调组〔2017〕3号)、《江阴市县级集成改革试点重点改革任务责任分工》(澄委集改办〔2017〕6号)等文件精神,江阴市行政审批局在全省“3550”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落实“2440”工作目标,切实推进职能归并、流程再造、时限压缩、完善机制等工作,确保江阴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前行。

  (一)基本情况。

  1、工业建设项目“40”工作机制概述。政务服务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接触群众最广泛,服务群众最直接,联系群众最密切,积极助力公共服务模式创新改革发展,保证人民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生动实践的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7年10月,江阴市行政审批局揭牌运行以来,积极响应集成改革的号角,全面贯彻落实好江阴市《关于推进政务服务“2440”改革的意见》(澄政办发〔2017〕87号),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审批速度,进一步深化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针对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40个工作日内完成的目标,行政审批局扎实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形成“40”工作机制,固化提升“40”工作目标,着力推动全市工业企业项目审批进入高速通道,优化江阴市营商环境各项举措的落地生效,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和群众对“放管服”改革的获得感。

  2、工作方案

  (1)机制创新改变服务方式

  江阴市行政审批局借鉴上海等先进地区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全流程联动高效审批模式,运用信息大数据等手段,通过事项集中审批、审批权限下放、审批数据共享、实施多图联审等方式,开展政务服务的自我革新。改变了过去各部门分头受理,部门系统堵路、审批信息碎片化,无法有效监管审批行为的情况,实现统一受理、并联申报、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全面落实工业生产性项目“40”目标,有效推进行政审批“提速增效、降本惠民”。

  (2)压缩时限固化审批流程

  推行“一个窗口接件,一个后台审图,一个部门审批”模式,推进投资建设联审平台上线运行,实现“全流程”、“闭环式”的高效审批新模式。拟定《关于进一步优化工程项目审批的实施意见》,优化工业项目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固化提升了“40”目标。流程再造后,小型工业项目的政府审批用时不超过13个工作日,其他工业项目的政府审批用时不超过17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的政府审批用时不超过26个工作日。

  (二)成果创新性

  1、实现“一窗式”受理。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枚印章管理、窗口统一发证。通过审批事项的集中,只需一枚印章就能管理原6个部门的35项审批事项。2018年,审批局投资建设窗口受理并办结各类审批事项2344件,收取各类规费逾2亿元,无一例超时办理,无一例投诉,展示了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

  2、应用“大数据”平台。启用江阴市投资建设项目联审平台和“2440”业务平台,融合国土、园林、规划、民防、住建等审批事项,并应用好电子证照库,实现各部门信息的共享共用。同时,对行政审批、监管、执法信息进行相互推送,审批信息第一时间推送至江苏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强化部门间的衔接,确保行政体系运转顺畅、集成高效。

  3、推行“大审图”机制。联动市综合审图中心,打破部门界限,实施规划、建设、人防、消防、防雷设计图多图联审。由投资建设窗口前台负责受理和发件,审图中心出具综合审查意见,投资建设窗口后台依据审图中心意见出具行政审查意见,实现了同一窗口受理,同一后台审图,同一部门审批。避免了审图的阴阳图纸、体外循环,有效提升了审批效率。2018年,受理并办结多图联审事项1024件,各类举措的有序推行、服务效能的有力提升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4、开展“不见面”审批。扩大“不见面”审批范围,对项目备案、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18项权力事项开展不见面审批,在审批局投资建设窗口开设不见面审批体验点,制定“不见面”审批操作说明,并安排专人现场指导报建单位操作。2018年,工业项目的不见面审批环节占46.2%以上。全市80%以上的事项都可在网上办理,网上审批办件量占比稳步提升。

  (三)成果实效

  1、推进集成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1)权力事项集中到位。全力落实“2440”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目标,做好事项划转相关工作,涉及44个行政许可权事项和22个其他职权事项。其中投资建设类事项共35个。包括10个原发改委权力事项、3个原经信委权力事项、10个原住建局权力事项、7个原规划局权力事项、4个原民防局权力事项、1个园林旅游局权力事项。通过事项的集中和清理,实现了审批权的集中管理,开启了投资建设项目“一窗式”服务模式,只需一枚印章就能审批原6个部门的审批事项。

  (2)审批人员划转到位。按照“编随事转、人随事走、精简高效”的原则,主要通过总量控制、整合资源、内部调剂的途径落实人员编制。各有关单位克服困难、全力支持,从大局出发,选出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专业知识精的干部到行政审批局,原发改、经信、住建、规划、园林旅游等部门22名专业审批人员组成了审批局投资建设部门。所有人员在审批局成立时即划转到位,并根据三定文件,按照“一个窗口接件,一个后台审图,一个部门审批”模式开展相关业务审批工作。

  (3)赋权事项下放到位。组建江阴市行政审批局、高新区和临港开发区审批局、各镇街政务服务中心、村便民服务中心。市级层面承接无锡赋予的282项权利事项;赋权高新区、临港新城开发区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类管理权限167项;赋权各镇(街道)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类管理权限75项。推进镇街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统一审批平台、审批标准,做好场地改造、人员培训,建立“一窗式”市、镇(街道、开发区)、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实现了审批服务权限合理划分、高效联动。

  2、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1)实施项目流程再造。参照“2440”的改革要求,拟定《关于进一步优化工程项目审批的实施意见》,按照能短则短、能减则减、能并则并的原则,研究固化审批流程,确保时限刚性。对全市各类工程项目,从审批类别再细化、审批时间再压降、审批模式再转变、多图联审再整合、并联审批再推进等方面进行再提升。流程再优化后,55.6%的投资建设类审批事项实现3天内完成;全市各类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限平均再压降50%以上。

  (2)构建统一审批平台。开发应用投资建设项目联审平台,该平台以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审批办文为主线,推行“接办分离、网络传输、限时办结、全程监控”的程式化封闭运行模式,构建统一的对内、对外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规划、国土、住建、审批等部门在关键数据上的信息共享,特别是强化了联合审图上的数据应用。该平台的应用,改变了过去各部门数据零散、各自为政、管理不便的问题,有效建立了快捷审批通道,切实提升了审批服务效能。自9月25日启用以来,至12月底,已有693个项目在该平台上运行。

  (3)解决项目审批堵点。为解决建设单位实际困难,根据补办项目的实际情况,江阴市行政审批局主动对接市住建局、消防大队,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互为前置的做法,并简化补办项目的方案、施工图审查审批环节,形成可供操作的详细流程和申报要求,切实化解审批堵点,确保补办项目的顺畅审批,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3、创新服务举措,激发市场活力

  (1)建立联审联批工作机制。实施“大并联”操作,将能评、环评等涉及中介服务的第三方评审环节,方案、施工图等需要核算技术指标的服务环节,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发放证书的行政审批环节,分三条主线并驾齐驱、同步推进。创新“大审图”机制,打破部门界限,实施规划、住建、人防、消防、防雷等多图联审联批,实现“一个窗口接件,一个后台审图,一个部门审批”。避免了审图的阴阳图纸、体外循环,有效提升了审批效率。

  (2)创新提速提效工作举措。制定《市重大产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操作办法》,创新推出开设绿色审批专窗、市场准入提速增效、实施项目容缺预审、提前实施技术服务、开展项目批前辅导、实施项目跟踪服务、推行“四包”工作法、加强批后联动监管九大举措。对符合政策条件的重大产业项目,开通“绿色通道”。通过打好先行辅导、提前介入、代办服务、容缺预审等组合拳,减少企业在审批上的政策障碍,并实行全程挂钩代办,为企业提供“保姆式”、“零距离”服务,切实加快市重大产业项目行政审批进度,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的快速落地建设。市行政审批局收到了来自祝塘镇人民政府、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江阴敔悦置业有限公司等单位赠送的锦旗,各类举措的有序推进、服务效能的有力提升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3)推行“不见面审批”模式。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建设县级综合服务旗舰店,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应上尽上、全程在线”“一次认证、全网通办”;编制市、镇(街道、开发区)、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和办事指南,发布“不见面审批(服务)”和“一窗式”服务事项清单;开启政府买单、快递送达模式,推动相关部门审批结果和审批材料快递送,为“不见面审批”的推行和更好更快服务企业奠定基础。

  审批局成立以来,围绕“40”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效推进行政审批“提速增效、降本惠民”,新华网、新华报业网、澎湃新闻网、无锡日报、江阴日报等多家传媒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成效明显、成绩显著,实践成果值得推广。

  江阴市行政审批局

  2019年4月28日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