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塘镇
当前位置: 首页 >  祝塘镇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索引号 014041292/2018-00015 生成日期 2018-03-21 公开日期 2018-04-06
文件编号 祝委发〔2018〕20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祝塘镇人民政府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通知
主题(一级) 公安、安全、司法 主题(二级) 司法 关键词 政法,法制,法律,通知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2018年全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8年全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机关各有关部门:

现将《2018年全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祝塘镇委员会

祝塘镇人民政府

2018321

2018年全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

 

 

2018年全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推动工作目标精准化、重大举措项目化、考核评估体系化、工作建设专业化,切实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践行“两聚一高”新实践、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祝塘、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先导功能

1突出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的意见》,组织各地以“法律七进”为载体,广泛开展十九大精神主题宣讲、“走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法治征文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方略、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建设总要求等,了解掌握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突出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将宪法宣传教育作为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法立于上、教弘于下,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组织国家宪法日、法制宣传月、宪法宣誓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基本经验、基本构成及基本特征,突出宣传宪法修改的重点内容和主要考虑,阐释宪法修改对党和国家事业的重大意义,引导和促进全社会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向宪法宣誓、宪法宣传接力互动活动。

3突出抓好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体系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管党治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大力宣传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大力宣传党章及准则、条例等主干性中央党内法规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4突出抓好与“强富美高”新江阴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围绕实现“五个高质量”发展、打响“五大品牌”等要求,持续开展法护人生、法进家庭、法润村居、法企同行、法进军营五大行动,大力宣传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型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全面开放格局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紧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着眼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组织“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主题活动,将德法内容、绿色理念、环保意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从树立规矩抓起,助法治习惯养成;针对涉农电信诈骗、网络纠纷易发多发,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法治服务水平,强化“法律即生活,生活即法律”。

二、突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带动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5着力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推动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承担起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完善党委(组)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党员领导干部每月党内法规考试及公务员学法考法等制度,定期举办法治大讲堂、旁听庭审等活动,不断强化国家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能力。

6全力夯实青少年法律素质根基。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进一步加强对法治副校长、法治导师的规范和指导。丰富和完善校本法治教育课程,开展“宪法进校园”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治成人礼、法治情景剧大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校园特色普法品牌创建。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评选命名活动,推出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地图,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7努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治企水平。深入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试点、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示范企业和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将法治教育纳入企业内部法制机构、法务人员和法律顾问培训内容。引导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等专业法律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网络平台等为企业或顾问单位提供线上线下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8大力加强特定人群法治教育。引导妇女、老年人、农民工学习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社区服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普法宣传。组织开展“三下乡”、农民工学法“双百千万”、妇女维权周、重阳敬老日、普法惠民行等系列活动。

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切实满足社会多元法治需求

9持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以省《关于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为纲,统筹规划全镇法治文化建设布局、载体、内容等,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本土文化、道德教育深度融合。继续推动“覆盖城乡、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无锡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鼓励支持法治文化产品研发,按照种类齐全、内涵丰富、生动鲜活的标准,适时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赏析、推广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

10深入开展基层法治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基层法治创建,在强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的基础上,组织首批崇德尚法新型村(社区)评选。依托村居司法行政服务站,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继续推动村居梳理修订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积极开展法润村居、法进农户等普法惠农活动以及立法治家规家训、传良好家风家教、评诚信道德家庭等活动,引导群众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四、立足创新创优,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生机活力

11加快推广普法标准指南。全面推广法治社会建设水平评价、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法治文化示范点建设等三个省级标准。对照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标准》,加快“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案释法制度实施等标准化指南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评估、反馈机制,不断提升标准与实践的匹配度。

12积极推行智慧普法工程。对接无锡智慧普法平台,依托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时收集法律需求,及时推送法律服务清单,在线供给个性化、定制化的普法产品,逐步形成“全方位”“一站式”“智能化”的网络普法新模式,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辐射力。

13大力拓展传播渠道。要充分利用普法阵地、新媒体普法矩阵、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大力传播法治文化作品,切实形成立体多维的普法宣传网络。

五、立足机制建设,巩固完善法制宣传运行体系

14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贯彻落实《江阴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办法》,推动国家机关将普法宣传和执法办案相结合,在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落实普及法律知识、推进法治实践的重要职责。实施普法责任清单、普法建议函、情况通报工作制度,制定每月普法一览表,出台考评办法,细化量化组织、管理、督促、反馈等流程。落实“以案释法”制度,推动法官、检察官、执法人员、律师等积极履行普法主体责任,加强普法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依托电视、报纸、期刊等大众传媒,广泛运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现代手段,每月推送典型案例或法律风险提示。

15迎接上级“七五”普法中期考核。按照“七五”普法考核验收办法,通过“面上普查与重点抽查、平时检查与综合考评、展示成果与整改落实”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自查整改,迎接上级中期考核工作。

六、优化整合力量,进一步提高法制宣传组织保障水平

16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强化“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普法工作体制机制,建立落实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召开法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确立工作制度,落实主体责任,明确联动事项,确保法制宣传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17优化普法专业队伍。按照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建设要求,着力强化法制宣传专职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加快构建普法专家型、骨干型、技能型“三型”人才库。各村(社区)要配强法制宣传专职人员、普法联络员、信息员,强化指导管理,完善考评机制。

18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按照“广覆盖、重质量、求实效、强服务、创品牌”的要求,健全完善招募、培训、管理、考核等配套制度,探索建立志愿服务自动生成和评估考核系统。结合“文明祝塘”志愿服务行动,广泛开展“文明共建”、“邻里守望”等普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先进,宣传典型,为普法志愿者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