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数据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数据局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信息索引号 014041866/2018-00027 生成日期 2018-01-12 公开日期 2018-01-12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行政审批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综合政务 主题(二级) 文秘工作 关键词 机关,总结,行政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2017年江阴市行政审批局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打算
2017年江阴市行政审批局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打算

2017年江阴市行政审批局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打算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江阴市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2440”高效审批服务目标顺利推进,“依法、规范、高效、便民、廉洁”的行政审批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集成改革和“强富美高”新江阴建设提供了坚强动力。

一、2017年主要工作

一是划转行政审批事项,完成了从服务审批向审批服务的跨越。将发改、住建、工商等部门涉及市场准入、建设投资两大领域的66项行政许可权事项和其他职权事项,划入行政审批局集中审批,40余名涉审工作人员调入统一管理。通过推行综合受理、联办代办、多评合一和资源共享等举措,开启了“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章审批”的行政审批运行新模式,完成了从政务办单一政务服务到审批局行政事项审批的跨越。

二是对标“2440”目标,完成了从规范审批向高效审批的跨越。采取“全程管控”、“提前介入”、“并联审批”等机制,在市场准入领域,突破商业银行开户核查、人民银行备案核准难题,创新提出信息提前获取、工作提前介入机制,500万元以下项目审批下放到镇街政务服务中心,约60%的市场准入事项可在2个工作日以内完成。在不动产登记领域,开设各类涉不动产登记窗口,增设“实体经济绿色通道”专窗,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全业务、全过程“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基本实现4个工作日内完成。在投资建设领域,建立市、镇、村三级代办服务体系,组建覆盖全市的代办员队伍,50%左右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已在4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服务已跨入快审快批的高效审批时代。

三是树立“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完成了从“群众跑路”向“数据跑腿”的跨越。全面推广省政务服务网APP应用普及,“一张网”APP下载量和用户注册量位列无锡市第一,实名认证量位列无锡第二。开设了江阴政务服务“旗舰店”,开通个性化的网上申报服务,与省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做到“单点登录,一次认证、全网通行”。同时行权网与省政务服务网、省EMS系统实时对接,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前端后端深度融合,实现“网上批、快递送、不见面”,目前“不见面”事项数为1063项,占全市审批(服务)事项总数的92.2%

四是推进镇街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完成了从“一站式”向“一窗式”的跨越。放大“镇街复制霞客经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的优势,行政审批局制定《江阴市镇(街)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规范》,对镇(街)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实施统一规范、场地改造启动快速通道、软硬件设备迅捷精准对接、人员培训全员全程覆盖,11个镇(街)于8月底前全部复制到位,目前12个镇(街)政务服务中心在同一个政务服务市级平台上运行。

五是把握省招投标试点契机,完成了从传统交易向电子交易的跨越。以省招投标试点为依托,“探索试行批量招标、合理确定入围评标的投标人数量”、“评标办法中基准值计算应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招标方式”、“评定分离”等新方法新措施应用,取得良好效益;以落实“互联网+政府采购”改革措施为着力点,全省首个县级政府采购电商平台在我市正式上线运行;全力保障“1310工程”,完成全市城乡污水处理网工程 54 个,水利项目35个;国有产权交易首次推行“不见面”电子竞价模式, 降低场地要求且可多个标的同时竞价,极大地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受到交易双方的好评。持续推进诚信分在“合理价随机确定中标人法”中的运用,完成房建、市政诚信分项目227个,项目运用率达到100%

六是创新市镇村“网格化”管理模式,完成了从“设想”到“现实”的跨越。按照再造管理流程、新建管理系统、统一网格标准原则,整合各部门各类的资源、数据,搭建网格化管理平台,确立了“从上到下全过程协同办理”和“从下到上全方位处置反馈”的双轨运行模式,进一步减少职能交叉、打破数据壁垒,组江阴市综合管理服务指挥中心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撑,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并与综合执法、民生诉求、应急管理、政务服务的联勤联动。

在加强业务建设的同时,我们坚持党委统抓、支部统建、后勤统揽思路,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江阴撤县建市30周年,庆祝建党96周年、新址搬迁等重点工作,以“道德讲堂”、“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为基本依托,开展“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大讨论、“忆游圣,弘扬江阴精神”专题讲座等活动,政务办机关党支部被表彰为“十佳书香机关”。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坚持选人用人导向,全年选拔任用干部15名。持续做好“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实效。针对市政务服务中心新址启用工期紧、头绪多、保障课题新等难题,局领导靠前指挥,圆满完成了中心新大楼从设计到搬迁运转的为期半年的高效建设及快速营运准备工作。同时,学习浙江余杭先进后勤管理经验,引入信息化食堂管理系统,实现了550余人快捷餐饮保障。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协调机关事务局、中铁、入驻部门等机构,解决政务大厅保障类100余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在总结2017年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的认识到问题和不足:一是事项划转后,相应制度机制还不完善,存在部门间信息交流不畅、遗留涉审问题不清、市镇赋权界限不明等矛盾问题;二是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还处在磨合期,一些基础工程还未验收交接;三是政务大厅考核工作刚刚起步,入驻中心工作人员在思想认知、统一管理等方面还有欠缺。

二、2018年主要工作

总结2017年工作,描绘2018年蓝图,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去樊篱、优流程、提时效,进一步找结点、解难点、抓规范,进一步带队伍、强保障、精服务,以行政审批局全新的精神面貌、崭新的工作状态,为“强富美高”新江阴建设助力添薪。

一要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潮。

局党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精心抓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培训,领导干部要当好学习表率,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学深学透,真正入脑入心、融会贯通。精心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邀请市委党校专家组织专题宣讲,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有针对性地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精心组织好开展专题调研和制订落实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有的放矢,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群众调研,找准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提出务实管用的审批制度改革措施,对各项工作再研究、再深化、再提升,以改革发展的新业绩新气象来体现学习贯彻的实际效果。

二要形成“2440”高效审批江阴经验。

一是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按照“2440”改革要求,在市场推入和投资建设领域全面推行综合窗口受理模式,借鉴广东南海标准化模板,开展审批事项的标准化建设。固化市场准入、投资建设项目和其它事项三大审批领域的受理、审核、发证等各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尽快实现网上填报、网上预审、综合窗口受理等服务功能,使审批服务均按照既定模式开展,清晰责任鉴定、固化服务流程、明确职责分界,最终形成流程明确、职责清晰、流转顺畅的固化文本。

二是全面实现审批与监管的无缝对接。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局与监管部门的衔接配合,建立集中事项行政审批与监管联动平台,实现行政审批局将审批事项名称、企业名称、项目编号、批复信息、许可证信息及相关扫描件等审批信息向监管单位的即时推送,监管部门将涉批文件、业务培训会议、日常监管情况等向行政审批局的即时推送,确保审批和监管无缝对接。

三是全面推行代办制。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代办服务体系,组建覆盖全市的专职代办队伍。由代办服务科牵头,开展行政审批(服务)代办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各镇街园要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代办服务窗口,从事辖区内的代办业务。实现市镇两级分工协作、分级代办、上下联动、运作规范的代办服务体系。

四是着力构建互联互通数字平台。加强与省、无锡政务服务网的对接,在统一身份认证、EMS对接的基础上,加快电子证照库、第三方支付认证等的对接;积极与省相关部门进行对接,申请开通业务接口,减少工作人员和申请人的二次录入;积极与大数据中心进行对接,充分利用部门的共享信息;加快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利用中心集聚的优势,建设政务服务数据库,为各相关部门提供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三要发挥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平台优势。继续全力保障好“1310”工程等重点项目。贯彻苏建规字〔20171号文件精神,落实ABC合成法、施工类综合评估法两阶段评标、“预选招标”新模式,探索标后评估制度。持续做好江阴网上商城的运营管理工作。推进政府采购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采购等采购方式电子化评标的建设。在国有产权交易中大力推广“不见面”电子竞价模式。

四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构建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健全组织,选准配强各级干部。完善行政审批局各级党组织,拟定党支部品牌建设方案,加大党员管理力度,培塑各类先进典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尽早完成划转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二是理顺关系,构建便民高效的管理服务体系。构建“一局三中心”的综合保障模式,推进大综合、大后勤建设。进一步理顺市政务服务中心入驻、派驻部门、窗口关系,拟定相关保障规章制度,明晰职责权力。进一步更新行政管理理念、模式,科学制定并逐步完善政务中心绩效考评体系,加快推进考核实施细则全面应用,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