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司法局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18-01011 生成日期 2018-02-05 公开日期 2018-02-06
文件编号 澄政发〔2018〕10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报告
主题(一级) 公安、安全、司法 主题(二级) 司法 关键词 法制,报告,行政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江阴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报告
江阴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7年,江阴市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为主线,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总目标,认真履职,积极作为,依法行政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现将2017年江阴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推进,依法行政能力有了新提升

(一)抓部署落实。全市依法行政工作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评的机制有效落实。印发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组织召开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制定2017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计划,并纳入依法行政考核范围,实行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印发了2017年度依法行政考核细则评分标准,坚持问题导向,以考核促问题整改,促工作落实,促能力提升。

(二)抓意识提升。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通过政府常务会议、部门办公会议学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公务员网上学法考法等多种形式,增强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举办全市“七五”普法培训班,组织各镇(街道)、成员单位、相关驻江阴单位分管领导或普法联络员近100人赴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培训。

(三)抓队伍建设。继续推进法制机构履职能力建设,将部门和镇街法制机构履职能力建设列入依法行政考核内容。政府法制部门大力加强队伍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整理编印《江阴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内部制度汇编》《依法行政常用法律法规政策汇编》,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作风建设和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政府法律顾问和参谋助手作用有效发挥。审核市政府合同10件,出具各类法律意见书108份,承办市领导交办事项16件,依法妥善处理处理各类涉法事项27件,备案审查部门规范性文件14件,审核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44件。撰写的《徐霞客镇综合执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一文在无锡市“综合执法改革与依法行政”论文征集活动中获评二等奖。

(四)抓氛围营造。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出台《2017年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江阴市机关部门“七五”普法责任清单》,对各镇(街道)、机关各部门普法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开展“法润江苏•2017春风行动”等专题活动,在江阴电视台播出法治节目专栏《法治全澄》,大力推进法治宣传全覆盖。举办“暨阳法影”法治微文、微视频、漫画征集展播活动,评选优秀作品。打造普法微信,建立法治微信员队伍,探索新媒体普法新方式。

二、强化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有了新突破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市域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全面实施。正式挂牌成立市行政审批局,集中办理市场准入、建设投资和权证办理等69项许可事项,真正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实“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先后两次公布不见面(见一次面)审批服务事项1045项,率先实现“2440”(企业注册开业2个工作日、不动产权证4个工作日、施工许可证40个工作日)目标。建设市镇村“三级联动”的新型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定位清晰、标准统一、服务便利、互动高效、运行畅顺、考核有力的一体化政务服务生态圈。

(二)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统分结合的原则,整合政府部门间相同相近的执法职能和资源,调整相应执法体制和执法主体,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综合执法体制。市级重点在市场监管、交通运输、规划国土、农林水利、安全生产、建设管理、卫生监督等7大领域推进综合执法,实现“一个领域一支队伍”。成立市城市综合管理局,承担全市行政执法的统筹协调、集中指挥和网格化管理等职责。各镇(街道)全部组建综合执法局,实现“一个镇街一支队伍”,真正建立起市镇联动、权责统一、精简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加强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统一标志标识、统一执法文书、统一执法培训、统一执法证件、统一执法流程。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对因部门职能调整产生的执法争议如违法建设执法主体、规划认定、城区餐饮店油烟扰民、商业预付卡消费、汽车销售监管等执法争议进行了协调,确保综合执法工作高效运行。

(三)构建基层治理新型模式。在全市域复制推广徐霞客镇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编制《江阴市赋予镇(街道)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类管理权限清单》,共下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类权限75项,编制《江阴市镇、街道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事项清单》788项,《其他职权调整事项清单》27项。17个镇街职能机构由30多个精简为7—10个,2个开发区职能机构精简为10个,全面形成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的基层党政架构。各镇街道在建立镇街管理服务指挥中心的基础上,完成市、镇街、村社三级网格划分,市级和17个镇(街道)、300多个村(社区)“治理一张网”全部完成,基本形成“一个中心管协同、一个网格管治理、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网络管服务、一个平台管信用”的基层治理“江阴模式”,有效提升了江阴县域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

(四)积极推进其他领域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经济领域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事业改革。推进实施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加快开发开放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土地确权登记,规范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大力推进社会保障领域改革,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三、强化合法规范,制度建设质量有了新提升

(一)推进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建设。修订了《江阴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江阴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制定了《市长办公会议工作规程》,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更加规范。2017年9月,我市被确定为江苏省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管理第二批试点城市。实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和档案管理,出台《江阴市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办法》和《江阴市重大行政决策档案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开发重大行政决策网上运行系统,建立目录管理平台、程序管理平台和监督管理平台,着力实现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网络化运行管理和全程监管。

(二)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机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需要,科学编制2017年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立项计划,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文件制定,审核完成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江阴市新市民子女入学实施办法》《江阴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民生诉求。进一步落实公众参与行政程序机制,通过网上征求意见、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征求意见,荣获全省公众参与行政程序建设示范单位。组织起草、审核完成各类文件288件,其中市委、市政府文件250件,省、无锡征求意见的文件33件,其他文件5件。保障服务“放管服”改革,对所涉规范性文件及时进行清理,废止不符合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和涉及行政管理的文件232件。

(三)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实施。公开选聘38名公职、非公职市政府法律顾问,组建法律顾问专业团队。健全法律顾问工作机制,明确“三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指派、统一答复、统一归档),建立考核制度,出台《江阴市政府非公职法律顾问考核办法(试行)》。积极发挥法律顾问的智库作用,法律顾问参与市政府重大涉法事21件,涉及拆迁补偿、国资债权债务处理、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重大合同审查等方面,参与行政处罚法律适用研究、规范性文件后评估、行政复议案件专题研讨等。

四、强化监督意识,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有了新提升

(一)自觉接受权力监督。在全省率先实现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依法行政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8件,政协提案319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成为常态化制度。按照规定向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市政府规范性文件6件。

(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加强政务公开制度建设,出台《江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完善《江阴市信息公开指南》《江阴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积极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利用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传统方式,以及政务微博、微信@江阴发布、市民论坛等新媒体公开信息,切实增强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12345”民生热线深入民心,2017年共受理群众有效诉求179914件,群众对诉求件的满意率达到97.78%。

(三)切实加强内部监督。严格行政执法资格管理。组织全市181名新领证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培训考试。分期分批对全市镇(街)综合执法局276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综合执法业务知识培训,组织镇(街道)综合执法局全体行政执法人员和指挥中心操作人员约600人参加综合执法平台和移动执法APP操作培训,使执法队伍尽快适应综合执法需要。组织开发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加强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认真实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专家库,组织专家对29个行政执法部门报送的88卷行政处罚案卷、118卷行政许可案卷进行了集中评查,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强化责任落实,化解矛盾纠纷有了新成效

(一)大力推进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工作。大力推进调解组织全覆盖,在500人以上居户成立调解室,在300以上企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健全人民调解制度,联合法院等相关单位召开“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协商会”,提升人民调解协议法律效率。开展“法企同行”活动,市人民调解员协会定期到基层开设“流动课堂”,邀请法官、律师、调解能手进行法治教育。探索多元化解金融经济纠纷新模式,建立以金融机构第三方为纽带,以人民调解为前提,以公证强制执行文书为关键,以法院执行为保障的“四位一体”新机制。全市全年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0410次,受理纠纷32891起,调解纠纷总数32891起,调解成功32891起,调处成功率100%。

(二)全面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切实加强行政复议应诉规范化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行政复议决定书写规范》《江阴市行政诉讼档案管理办法》等文件,指导、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行为。积极探索行政复议说理式文书,实行行政复议网上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综合运用书面审理、实地调查、听证、和解、调解等方式办理复议案件,突出专家委员、政府法律顾问的案件审议功能,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截止到12月底,收到行政复议申请93件,受理76件。办结案件82件,其中维持38件,终止18件,驳回6件,撤销1件,确认违法1件,责令履行1件,不予受理17件。由法制办承办的以市政府为被告的行政应诉案件共计24件,其中裁定驳回起诉的1件,裁定撤回起诉的6件,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11件。凡经过行政复议的诉讼案件和以市政府为被告的案件无一败诉。

(三)优化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江阴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组建12348法律服务队。推行“法律诊所”工作,在医院、学校、工地、车站、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等公共场所设立“法律诊所”12家。2017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咨询2149人次,12348法律热线咨询1794人次,受理审批法律援助案件1339件,受理调处纠纷105起,调处成功率100%。积极做好信访复查审核工作,全年完成信访复查审核66件。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面复制推广徐霞客镇经验,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集成改革试点在全省首开先河,获评“2015-2017年度江苏省政府法制创新奖”,“江阴市全面推行镇域行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在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创建活动中获评2017—2018年度江苏省依法行政示范项目。但是依法行政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二是工作衔接、运行机制与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三是行政执法行为与人民群众对于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期待和要求不相适应;四是政府法制机构力量配备和能力建设与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集成改革的深化之年,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之年。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这条主线,突出服务改革发展和民生导向这两个重心,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工作各项要求,着力推动事关法治政府建设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以高水平的依法行政工作服务和保障“强富美高”新江阴建设。

 

 

 

 

江 阴 市 人 民 政 府

2018年2月2日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