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14041292/2017-00021 | 生成日期 | 2017-04-21 | 公开日期 | 2017-04-25 |
文件编号 | 祝委发〔2017〕9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江阴市祝塘镇人民政府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通知 |
主题(一级)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主题(二级) | 建设规划 | 关键词 | 乡镇,生态,通知 |
效力状况 | 有效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关于印发《祝塘镇“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各村(社区),各相关企事业单位、驻镇单位,镇机关各部门:
《祝塘镇“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祝塘镇委员会
祝塘镇人民政府
2017年4月21日
祝塘镇“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抓住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契机,紧紧围绕结构调整、治污减排、生态保护、政策调控、执法监管等重点领域,用2到3年的时间,采取更加系统、更加精准、更加严格的措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有效控制环境风险,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施本次专项行动。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时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矛盾得到切实化解,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全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升。到2020年,考核断面水质实现全部达标并不断改善,全镇辖区内黑臭河道和地表水劣Ⅴ类水质全面消除,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减少煤炭消费总量
到2020年,全镇煤炭消费总量削减量完成江阴市下达任务。
1.严格控制新建燃煤发电项目,除公用燃煤背压机组外不再新建燃煤发电、供热项目,并实行减量替代;按照《江阴市热电联产规划(2013—2020年)》,加快推进华能燃气电厂项目建设,2019年底前,完成大机组供热半径范围内的分散锅炉关停工作。
2、分类整治燃煤锅炉,禁止新建燃煤供热锅炉,2019年底前,35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全部淘汰或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3、压减非电行业生产用煤及煤制品,在纺织、印染、电镀、机械、化纤、锻造等其他传统行业退出一批低端低效产能。至2019年底,对燃煤工业窑炉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4、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扩大天然气利用,大力开发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推动太阳能多元化利用。
(二)减少落后化工产能
着力去库存、控增量、优总量,加快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到2020年,化工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完成江阴市下达的化工企业淘汰关停并转迁任务。
1、加大低端落后化工企业淘汰力度,开展化工企业基本情况排查,按照上级要求编制全镇化工行业整治方案,列出“登记备案一批、整顿规范一批、搬迁转移一批、淘汰关闭一批”企业清单,实施“一企一策”,明确淘汰关闭、搬迁入园、整治提升等要求。2018年底前,对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达不到安全和环保要求的化工企业,坚决予以淘汰。
2、推动化工企业入园进区,禁止园区外(除重点监测点化工企业外)一切新建、扩建化工项目。园区外化工企业(除重点监测点化工企业外)只允许在原有生产产品种类不变、产能规模不变、排放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进行安全隐患改造和节能环保设施改造。
3、强化危化品生产、经营和储运企业监管,督促企业建立危化品贮存品种、数量动态管理清单,对违法违规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化品生产、经营和储运企业一律予以关停。
(三)治理水环境
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抓好新一轮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镇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减少,河道恢复生态功能,实现河道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
1、持续降低工业污染负荷,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削减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产能和企业数量。严格环境准入,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行严格的新增量倍量置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围绕水质改善目标,结合转型升级要求,制定并实施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推行工业集中区企业废水、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双控制度,力争2018年前实现“两个全覆盖”,即规划工业集中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工业集中区所有企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接管全覆盖。
2、建立严格的氮磷控制制度,大幅削减全镇氮磷排放总量。贯彻实施《江苏省太湖流域“十三五”总氮总磷总量控制方案》,完成江阴市下达的“十三五”总氮、总磷减排目标。
3、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全面启动“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到2020年化肥施用总量较2015年削减5%以上,化学农药施用总量确保零增长。落实水产养殖长效管理,规范池塘循环水养殖,严格执行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
4、提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按照统筹规划、集散结合、自主实施、政府帮扶、以奖促治原则,推进村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到2017年实现规划发展村庄、集镇区以及重点考核断面两侧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100%,到2020年,所有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维护机制,村庄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设施实现第三方运行管理或专业化管理,已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率达到100%。深入开展排水达标区建设工作,全面完善市政管网系统,强化排水管理,整治错接乱排,到2018年全面完成集镇建成区和工业集中区生活污水排水达标区建设任务,新建排水达标区块不少于10个、复查不少于34个。
5、切实加大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深入推进“河长制”管理,按照“属地负责、一河一策、协调推进、综合治理、确保达标”的原则,大力开展全镇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统筹推进控源截污、河岸整治、生态修复,重点对青祝河、富贝河等主要河道及周边区域实施综合整治,到2020年全面完成整治任务,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
(四)治理生活垃圾
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到2020年,全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1、提升“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全镇生活垃圾收运保洁网,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
2、加强餐厨、厨余等有机类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和完善餐厨、厨余等有机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餐厨、厨余等有机类垃圾处理全覆盖。
3、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加快垃圾分类收集、中转和处理处置体系建设,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4、积极开展建筑垃圾处理,推进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
(五)治理黑臭水体
到2020年,全镇辖区内黑臭河道和地表水劣Ⅴ类水质全面消除。
1、大力推进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提高管网养护水平,强化集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规范排水行为。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面广、功能完善、维护保养到位的污水管网体系,集镇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2、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2017年无锡祝塘水务有限公司全面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
3、加强污泥处置,2017年,全面完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达标改造。
4、加强水系沟通,实施清淤疏浚,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构建健康水循环体系,到2020年,全镇黑臭河道疏浚一遍。
5、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切实加强各项管护制度建设,明确水体养护单位及其职责、绩效评估和养护经费来源。
(六)治理畜禽养殖污染
以畜禽养殖整治为重点,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清理整顿禁养区外所有非法和不符合规范标准的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到2017年底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治理率达到100%。
1、优化养殖业布局。以生态红线区域、考核断面周边地区及其他环境敏感脆弱地区为重点,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全面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关闭搬迁。强化畜禽养殖场规范管理,合理确定禁养区外养殖区域、总量、畜种和规模,2017年全面完成。
2、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建成粪污收集、处理利用设施。落实“种养结合、以地定畜”的要求,加强粪污还田,推进化肥施用减量化,到2020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七)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到2020年,全镇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削减20%以上。
1、2017年底前,重点企业完成废气排放源整治工作,化工企业完成泄漏检测与修复。
2、强制使用水性涂料,2017年底前,印刷包装以及交通工具、机械设备、人造板、家具等行业全面实现低VOCs含量的水性涂料、胶黏剂替代。
3、落实淘汰高污染车辆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淘汰一批高污染车辆。建立工程机械环境准入制度,集镇建成区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燃油达到国Ⅲ及以上标准。
4、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5、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控制,在主次干道两侧、居民居住区禁止露天烧烤。
(八)治理环境隐患
到2020年,环境风险隐患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
1、全面开展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严格安全生产监管,避免因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环境污染。
2、强化水上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产生危险废物企业监管,提高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处置和倾倒行为。
4、根据省统一部署,落实江阴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7年底前,完成重点地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强化“退二进三”污染土地监管和治理修复。
(九)提升生态保护水平
全力参与打造“一圈、一带、一区”生态格局,即太湖生态保护圈、长江生态安全带、生态红线保护区,确保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和绿色发展指数逐年提升。
1、助力打造太湖生态保护圈。转变发展模式,实施保护优先战略,突出规划环评的引领作用,2018年前,完成规划环评跟踪评价,推进污染企业加快退出,实施最严格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扩大污染企业发展禁区。加强生态修复与治理,推进湿地恢复与建设。强化青祝运河、富贝河等河道治理,减少入河污染,建立生态缓冲带。
2、助力建设长江生态安全带。开展入江支流专项整治,以水系治理和截污纳管为基础,关闭违法排污口,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入江支流的贯通性,提高河道自净能力,积极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加强以“污染治理、改善水质”为重点的小流域环境污染整治,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
3、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区。划定并严守集镇边界、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红线;守护绿水青山,突出山水林田湖的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保护;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实行生态优先的差异化考核;强化污染防治,狠抓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打造宜居家园,注重统筹发展;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共建生态文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十)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
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注重运用经济杠杆,提高排污成本,强化绿色金融等激励机制,用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倒逼企业转型。
1、全面推开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开展新、改、扩建项目排污权有偿交易取得,全面落实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权有偿使用。
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镇级财政继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补偿工作。
3、严格落实差别化的环境价格政策。落实完善动态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强化优化评价结果在金融信贷和政策优惠方面的运用,按照环境信用评价等级支持相关部门实行差别电价、水价、污水处理收费、排污收费等政策,严格执行新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开展总氮、总磷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的征收工作。
4、推进绿色金融政策。动员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经济的融资支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5、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种子”作用,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保领域。发挥政府环保投融资引导作用,更好地吸纳各类人才、技术和资本加入,加快推动全镇环保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十一)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
严格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完善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实施联合惩戒,促进环境守法成为常态。
1、完善镇、村两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切实落实人员、经费、装备、职责和考核,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健全实施举报奖励等制度,加快推进流域排污许可证试点工作,对存在环境违法等严重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建立企业环境行为“预警黑名单”制度,通过停止或限制供水、供电、供气等措施,实施联合惩戒。
2、加大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力度。完善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从快从严从重打击环境犯罪行为。
3、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定期曝光典型环境问题,及时公布整改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彰显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惩治违法违规的决心和态度。
4、开展环保督查。采取飞行检查、环保约谈等综合手段,对重点村(社区)、重点单位(部门)开展督查,重点督查落实国家、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解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等情况。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依据《江阴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同时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分管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强化推进落实。各村(社区)按照目标任务要求,负责制定本村(社区)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相关部门按照行动方案,抓紧制定实施计划,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要求,有序开展工作。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要将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向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镇党委、政府就贯彻落实情况定期组织专项监督检查。
3、实施综合考评。把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责任红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依据目标任务要求进行综合考评,考评情况报送镇党委、政府,通报镇纪委、镇组织部门。与此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有责必问、问责必严。
附件:1、祝塘镇“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
2、祝塘镇“两减六治三提升”实施方案重点工程项目表
3、祝塘镇“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政策措施落实表
附件1:
祝塘镇“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赵 炯、夏建辉
副组长:徐 铭、谭荣伟、佘晓萍、徐向东、承晓华
成 员:倪涛峰、常惠琴、颜 虎、王锡明、潘荣贵、
陶国江、陆岳明、颜云良、陈 宇、张卫平、龚涛涛、姚正兴、谢勤中、龚亚洲、龚汉平、钱永庆、张梅冬、许 彬、王 华、龚 军、张荣庆、张星伟、王 良、华 兴、陆金伟、顾叙兴、王军伟、黄岳兵、潘浩德、孔瑞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徐铭兼任办公室主任,龚涛涛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颜云良、陈宇、张卫平任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