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14040820/2016-00100 | 生成日期 | 2016-01-10 | 公开日期 | 2016-01-10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江阴市统计局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其他 |
主题(一级)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主题(二级) | 统计 | 关键词 | 统计,管理,总结 |
效力状况 | 有效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攻坚克难 奋发有为 全面推进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建设——江阴市统计局2015年工作总结2016年工作计划 |
攻坚克难 奋发有为
全面推进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建设
——江阴市统计局2015年工作总结2016年工作计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统计系统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各级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真抓实干、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坚持“法治立统、改革兴统、科技强统、服务塑统”,统计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统计工作不断创出新局面,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阴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优质的统计服务。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一)多措并举,全面深化统计改革
1、继续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双轨制”运行。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调查对象由投资项目转变为法人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计算方法由形象进度法转变为财务支出法,且当年实施新老制度同时运行的“双轨”制。我局提前着手、深入分析,狠抓落实:一是主抓业务培训。组织全市所有网报企业以项目部门统计人员进行培训,全面讲解改革方案、指标解释、报表报送、程序应用等知识,共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二是强化走访调研。由分管领导带队专业科室人员,对江苏省电力公司江阴市供电公司等单位部门和临港开发区、华士镇、周庄镇、祝塘镇等镇街、园区的项目开展走访调研,加强联系协调,理顺关系,摸清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掌握项目的建设进度。三是加强数据衔接。高度重视新老两套制度的数据衔接工作,加强比对审核,发现数据异常及时联系企业进行核实,确保数据质量。同时,针对2016年国家统计局将实现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联网直报,召开了专题业务培训会议,为明年进行网上直报打好扎实基础。
2、实施服务业统计由季报制变为月报制。重点服务业改革今年正式实施,为确保数据衔接,工作不乱,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改革的顺利实施:一是优化名录。严格执行国家方法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单位尽量申请纳入网报,将调查库中不符合条件的单位及时申请退库。对非联网直报单位中达到规模以上服务业标准的单位,要求各地重点核查,为下一步入库做好准备。今年纳入“一套表”的重点服务业调查单位201家。二是加强审核。以数据逻辑错误、异常变动为重点加强对企业月度数据的审核与处理,确保月度数据与季度数据衔接,确保数据总量与行业发展相符。三是提升服务。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与调查对象面对面交谈,了解企业对填报统计报表的意见、建议。加强对乡镇业务的指导和检查,提高乡镇统计对直报系统的管理使用水平和数据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
3、探索人口统计改革。为了更加真实准确、灵敏及时地反映我市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总量、结构及分布等情况,今年以来,我市稳步推进以“扩面、增容、提质”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力调查改革,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第一项改革是2月起全面推行PDA单轨调查。调查员手持PDA设备直接采集并上传住户信息至“一套表平台”,有效提高了统计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第二项改革是7月份进行村级调查样本轮换。样本由原来1街道3乡镇1开发区7个点140户变更为1街道2乡镇2开发区8个点160户,扩大了调查范围,提高了样本轮换比例,并增加了调查项目和指标。我市积极应对,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前期PDA设备、流量卡等物资准备充分,各抽中单位调查员和指导员的选定和培训及时到位,确保了调查改革的顺利实施。
4、完善GDP等主要指标核算方法。修订完成了2013年经普分行业增加值,积极稳妥推进GDP核算方法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乡镇GDP核算方法,严格按照一套表专业数据进行核算,取消了评估过程,核算结果更加公开、公正,加强了基础数据对全市GDP的支撑作用。
5、深化能源统计改革。为适应“十三五”国家开始对煤炭的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实行控制,国家统计局积极推进能源煤炭消耗核算方法由“消费方核算”向“供给方核算”转变。2015年,能源专业新增“经销企业能源购进、销售与库存”报表。我局从三方面入手,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一是加强培训。在月报开网前召开专题能源经销企业培训会议,使企业理解指标解释,掌握平衡关系,熟悉填报要求。二是加强指导。通过与企业交流,对我市原煤购进、消费和销售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数据上报过程中,通过对多项数据的审核、比对,指导企业正确上报数据。三是掌握动态。以报表方式对全市能源经销单位进行了摸底,掌握了主要能源品种(包括煤炭、焦炭、天然气等)的经销流向。
(二)精准发力,全面服务中心工作
1、及时进行监测预警。围绕全面小康、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八项工程等重点统计监测,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对重点指标做到及时预警预测,对薄弱指标密切跟踪,年度形成专题报告;完善以经济社会运行指标为内容的常规监测,及时收集财政、用电、金融、外贸等部门数据,结合 “一套表”数据,通过阶段性数据信息和跟踪调研报告及时发布预警;开展以社情民意调查为内容的专项监测,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全市现代化满意率民意调查,调查样本1500个,多层面、立体化、全方位为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相关统计依据。
2、强化统计分析信息。积极开展新常态下的经济分析研究,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特别是对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改善民生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统计分析与研究,全年共撰写统计分析、研究报告共56篇、专报17篇,其中,得到江阴市领导批示2篇。同时,在无锡市市(县)、区优秀统计分析各项评比中成绩喜人,今年以来,共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撰写经济信息143篇,被江阴日报、党政信息、《党员之友》杂志等录用/刊登48篇。撰写工作信息187篇,被省、无锡市条线录取190篇/次。上报网络舆情2253篇,被省、无锡、江阴市录取406篇,在全市各乡镇、部门、条线综合排名第四。
3、精心打造统计产品。每日编发《信息速递》,及时推送国内外宏观信息及统计动态要事,全年共编发249期;每月编发统计月讯,按照指标发布的先后顺序以上下册的形式提高时效性,全年共编发22期;为市委、市政府月度经济运行分析会提供各板块经济运行排名表,并列为全市年度“经济核心竞争力”项目在年底进行专项考核,由市委、市政府根据考核结果予以表彰;连续十多年编印《江阴市经济发展排行榜》,为市委、市政府召开年度表彰大会制作展板,全面展示全市基层各板块年度经济发展成绩;积极宣传江阴经济社会各方面建设取得的成绩,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和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市评比提供详实统计资料;编印《江阴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汇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江阴统计年鉴》等资料,以适应各级领导、有关单位及社会公众等各个层面对年度资料的不同需求。
4、拓展统计服务载体。持续丰富统计宏观数据建设,系统加载了260万多条数据,建成了集专业年报、年鉴数据、普查资料三位一体的全数据仓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统计数据图表中心,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指标解释、查询、管理、下载、打印、收藏及柱状、折线、饼状图等可视化展示功能。开通“江阴统计”微信公众平台,用于发布重大统计事项、推送数据信息,为社会各界了解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提供参考。利用三经普数据资料,开发建立经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江阴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发展现状,了解各板块发展特性,为建立“数字江阴”、“智慧江阴”打下坚实的基础。完善统计公众网站维护管理,全年公布、更新动态信息和各类统计资料共1447条,在全市各乡镇、部门综合排名第四,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及时、准确、丰富、便利的数据服务。
(三)加强领导,全面推进国情国力调查
1、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的开发研究工作。强化普查数据开发利用工作,重点做好了经济普查资料开发研究工作,编印了经济普查简编资料和年鉴,开展普查课题研究5项、分析研究10篇,其中,由我市经普办课题组撰写的《江阴经济转型升级历史路径的探索与实践》获无锡区县组一等奖;分析报告方面,我市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江阴市经济普查办公室获得江苏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先进集体。
2、全面开展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一是组织机构健全,“两员”培训高效。贯彻落实市政府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全市2015 年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迅速成立以统计局、发改委、公安局等1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工作协调小组,组建起市、镇两级抽样调查领导机构,高标准选调15个镇(街道)61个村(居)近200名指导员和调查员,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业务培训。二是前期准备有序,宣传形式多样。召开市级推进会,组织全市“两员”开展小区试点,打好前站。通过《江阴日报》、江阴电视台、“江阴发布”和“江阴统计”微信平台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开通“江阴市1%人口抽样调查网”,及时加载市、镇两级调查信息动态。三是摸底入户细致规范,督查审核及时严谨。10月15日起,全市“两员”按照规定程序,通过实地勘察和挨家挨户访查,做好摸底工作;11月1日起,调查员逐户逐人使用PDA开始正式入户登记。市人调办对摸底和正式登记工作保持全程督查,全力保障数据质量,顺利完成全市4835户、16125人的调查登记工作,并如期完成1%人口抽样调查编码。
3、有条不紊实施各项专项调查。稳步实施月度劳动力、企业用工、企业创新、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等专项调查,真实反映了我市农业生产、工、商企业经营状况、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失业情况以及民生状况。继续开展社情民意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了“残疾人生活状况及满意度”、“党风廉政建设”、“文化馆工作群众满意度”等社情民意调查5项,调查样本总量800余份。
(四)夯实基础,全面提升依法治统能力
1、明确要求,组织到位。认真贯彻落实省、无锡市2015年法制工作要点和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要点各项要求,制定下发江阴市统计局《2015年统计法制工作要点及工作计划》,对全市统计法制工作进行了合理安排,确保依法行政工作有的放矢、稳步推进。召开了全市统计法制暨双基工作会议,对全年统计法制和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重点、具体计划予以明确,部署下达全年任务。
2、紧扣节点,广泛宣传。制定《2015年江阴市统计宣传工作计划》,不断拓展和创新宣传方法,紧扣人口抽样调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节点,开展《江阴日报》专版宣传2次,头版头条宣传6次,《江南论坛》统计工作宣传1次。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户外广告、企信通、统计网站法制建设专栏和江阴统计微信等平台,以法律“六进”、领导干部培训、系统内培训和社会宣传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广泛向社会公众传播统计法律知识。
3、强化执法,维护权威。制定《2015年江阴市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安排》,组织对临港开发区和祝塘镇开展年度统计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了113家联网直报企业的数据质量和企业统计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抽查总量占到两镇(园区)自查总数的26%。其中,发现并纠正统计不规范行为6起,保障了数据质量,维护了统计权威。通过三年一轮换,定期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增强了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统计法律意识,促进了乡镇、企业统计法制工作的完善。
4、加强指导,提升水平。制定《2015年江阴市统计局统计行政指导工作计划》,综合运用告知、指导、警示、回访、约谈等方式开展行政指导工作,提升统计管理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改善统计工作环境。年内,各专业科室根据工作计划和实际情况,由科室负责人带队,对全市50家联网直报企业的统计业务和统计基础建设开展实地上门指导,极大地调动了统计调查对象与统计部门双向互动与配合的积极性,提高了源头数据质量,提升了统计规范化建设和优质服务水平。
5、强基固统,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统计规范化建设。一是对全市6个镇街、园区的统计规范化建设和数据质量情况开展抽查,对各项统计制度的建立完善、年定报整理归档和规范化建设统计台账工作等进行指导督查,使统计基础更加扎实,为有效发挥政府统计职能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大力推进联网直报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进程,年内申报“四上”企业省级达标创建单位共610家,至此,全市“四上”企业统计规范化达标创建申报工作已100%完成。三是主动跟进突破,帮助各镇街、园区统计站(科)争创基层基础建设特色,形成了以周庄“加强档案管理”为首的一批特色工程。2015年,周庄镇统计站被授予全省“服务型统计建设最佳团队”称号,云亭街道统计站蒋敏娟被授予省“最美统计人”称号。澄江街道统计站、周庄镇统计站和临港开发区经发局的推荐项目被立为无锡市“强基固统”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示范创新项目,其中澄江街道的“建立社区级基层企业统计管理数据库平台”获得无锡市评比第三名。
(五)求真务实,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1、加强党风行风作风建设。一是不断巩固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深入地整治“庸懒散奢”,继续落实整改方案,促进全市统计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统计行风进一步改进。二是出台《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与各科(室、站、队)主要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和统计行风建设承诺书,将廉政和行风建设责任落实到岗到人,有效丰富和完善了廉政责任体系。三是积极践行 “三学三讲”,制定《2015年江阴市统计局党组中心组和机关党员干部专题学习计划》及《江阴市统计局党支部“统一活动日”实施方案》,安排好全年学习专题,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不断提高察大势、观大局的敏锐性和主动性。四是大力开展党员冬训、“5·10思廉日”、“微型党课大家讲”等主题活动,以党员干部自学、党组书记讲党课、举办辅导讲座、参观学习、发送廉政短信等多种形式,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和廉洁自律意识,持续推进廉洁统计“新常态”建设。
2、强化业务学习培训。坚持不懈地抓业务学习,每年制定系统内和系统外全年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方式和时间并坚持按计划执行。邀请专业建模老师,开展以统计建模为专题的理论知识培训;邀请省局综合处李宝会来局授课,提升全局职工撰写统计分析、做精统计课题的能力;组织全局人员开展统计数据图表中心操作应用、工作资料备份等技能培训,落实AB角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举办以“一套表”业务培训、法制规范化建设培训等统计专业业务培训会共50余场,培训统计人员达3500多人/次。
3、落实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工作。连续三天在《江阴日报》头版刊登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工作公告,在市统计局信息网详细说明相关信息,并拟定文件下发,对各镇街、园区进行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和实施好2015年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工作。全年共组织263名统计人员参加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其中通过181人,目前全市登记在库的拥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已逾6000名;组织参加统计继续教育3773名,完成无锡市下达任务的143%。组织5名市局干部参加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其中2人通过考试。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学习,鼓励市镇两级统计人员参加上级统计部门及法制部门举办的法制培训班,全市统计系统取得统计执法证资格或检查证资格的近90人,执法队伍初具规模。
4、严格绩效考核。制定下发《江阴市统计局2015年科室百分考核办法》、《2015年江阴市统计分析工作考核办法 》、《2015年江阴市统计信息工作考核办法》,连续第二年开展“争创先进科室,争当优秀统计工作者”的“双争”考评活动,针对业务工作,出台对分析和信息工作的考核办法,创新奖惩激励机制,把统计信息、分析撰写纳入统计干部考核内容,根据专业、责任到人,做到年初下达任务,年中检查督办,年底结账考核,充分发挥了绩效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监督作用,进一步约束工作行为、激发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能,引导广大统计干部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见真章,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2016年工作计划
(一)重点做好各项普查调查工作。一是做好1%人口抽样调查后续工作。依照国家、省制定普查资料归档的具体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做好调查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工作。二是扎实开展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重点做好年初农普启动,落实好市、镇、村三级农业普查机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做好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聘、普查前培训、普查小区的划分与绘图和农普清查摸底等工作。三是建立健全“三新”统计调查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健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体系的有关要求,深入实际扎实开展调研,及时掌握我市“三新”经济的发展现状和“三新”统计调查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改革创新统计机制,逐步建立并实施一批“三新”统计制度,不断扩展统计调查的内涵和外延,多领域、多渠道、多层面监测“三新”发展,全面、准确、及时反映“三新”经济的发展状况。四是精心实施好其他各项调查。开展好城乡住户一体化、劳动力、文化产业、劳动工资等各项调查,创新开展社情民意调查,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服务领导决策、服务社会民生,为制定相关政策与规划提供依据。
(二)持续推进统计不断改革创新。一是不断更新改革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这对于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计改革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方向,紧密围绕国家统计局“建立一个体系、适应两个大势、推动三个转变、实现四个提升”的总体改革发展思路,努力把各级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实到统计工作的具体要求当中,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以全面准确的统计数据、客观及时的监测预判和优质的信息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统计保障。二是有序推进国家方法制度改革。主动适应投资统计方法制度的新变化,增加5000万元投资数据分组,并将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纳入“一套表”调查范围。加快推进经济统一核算,积极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全力推进就业统计改革和完善,扎实推进投资统计改革,不断深化能源、服务业、劳动工资、城镇化统计改革,努力完善有关统计标准。
(三)充分发挥统计服务发展职能。一是强化分析预测预判。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宏观经济监测分析,努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量化依据和信息服务。要不断改进方法技术,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展分析研究,使统计分析报告更有广度、力度、深度,切实增强统计分析研究的前瞻性、针对性。二是完善统计产品。编制《江阴市“十二五”经济发展回顾及“十三五”模型预测》,揭示“十二五”期间江阴经济形态和“十三五”期间江阴经济的增长潜力。继续按时保质编发好《信息速递》、《统计月讯》、《统计年鉴》等拳头产品,进一步完善“江阴统计信息网”、“江阴统计宏观数据库”、“江阴统计微信”等平台的数据发布查询、统计知识解读等功能,全方位、多层次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三是提升信息化手段。集成与整合现有的经济普查数据库、基本单位名录库、宏观经济库、企业“一套表”数据库、维邦直报平台、人口普查资料、部门行政记录、基础测绘成果和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分布于多级网络环境、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源的经济地理信息数据库,为打造“智慧江阴”提供支持。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统工作。一是进一步扩大普法宣传。按照上级部门和全市 “七五”普法要求,认真做好“七五”普法启动工作。结合“七五”普法,以新闻媒体、网络平台、“法律六进”等多种形式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二是进一步强化行政指导和执法检查。不断完善统计行政指导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地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创新执法形式,加大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三是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以统计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改善基层工作条件,稳定工作秩序,规范统计管理;以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和继续教育工作为重点,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以开展基层工作学习交流会为手段,宣传、培育基层基础建设特色,巩固提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成果。四是进一步抓好部门统计工作。通过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部门统计工作的意见》,完善部门统计工作协调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实现部门统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发挥部门统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五是探索开展统计诚信单位建设。树立统计诚信工作榜样,对统计严重失信单位进行认定和信息公示,促使企业重视和加强统计基础,增强了依法统计、诚信统计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源头统计数据质量。
(五)大力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学习,提升整体素质。综合制定学习计划,结合年定报、普查调查、统计执法、统计课题研究等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举办业务培训、专题讲座和参观学习,推进统计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二是推行岗位角色互换,促使一专多能。建立岗位AB制,促使现有人员改变知识结构,全面提升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形成在岗位角色互换中查找差距,在差距中认识不足,在不足中持续改进,在改进中逐步提高的良性循环,打造适应改革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专业型、服务型”统计人才队伍。三是强化绩效考核,促进工作落实。进一步推行完善“双争”考评,以“奖优”为主,发挥好绩效考核的引导功能,促进工作落实、提高工作质量;以“罚劣”为辅,作为我们日常监督管理、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促进问题的有效整改和工作的持续改进提高。四是加强党风、行风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深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以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成果,确保党风、行风和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