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1404053X/2014-00160 | 生成日期 | 2014-03-28 | 公开日期 | 2014-03-28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报告 |
主题(一级) | 综合政务 | 主题(二级) | 文秘工作 | 关键词 | 报告,行政,工作制度 |
效力状况 | 有效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江阴市人民政府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要求,按照《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澄政办发〔2008〕6号)的规定编制。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从江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jiangyin.gov.cn)信息公开专栏下载,如有疑问请与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科联系,联系电话:86860511。
一、概述
2013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认真组织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进服务型、效能型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方面成效明显。
一是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构。
各单位普遍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机构抓落实”的工作机构,明确了责任机构和责任人,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不断深化提供了组织保障。及时发布年度工作报告,编印政府信息公开资料手册,不断加强对市各单位和镇(街)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业务指导;市保密部门有效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市法制、监察部门认真履行工作监督职责、及时提供法律咨询和保障;市档案馆完善平台建设,改进服务方式,有效推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推行。
二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程序。 各单位不断规范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等工作程序,按规定及时、准确发布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认真、妥善处理依申请公开事项。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为各单位提供业务指导和咨询;对政府信息公开机构的设置、工作重点、政府信息的分类、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及指南的编制,更新完善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三是畅通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各部门网站设立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其主动公开力度持续加大,办事公开范围不断扩大,公开时效明显提升。 “中国江阴”门户网站作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继续实施一整套政府信息加载、更新、监督制度,科学梳理各类政府信息,不断丰富公开内容,并及时予以更新,较好地发挥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四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培训交流。 切实加强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具体经办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公开指南、公开目录、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年度报告、统计制度、政府网站等内容为培训重点,协调解决问题,交流工作经验。通过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业务素质和工作绩效。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的主要内容
本年度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116条。其中市级机关6224条,镇街政府892条。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访问量达到164182人次。
自《条例》施行以来,全市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9627条,其中市级机关22635条,各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6992条。
(二)公开形式
1.互联网。 “中国江阴”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为各公开单位提供了链接标识和信息加载模板。设置了信息公开意见箱,并对市直各部门及镇(街)信息公开进行了统一归并。 “中国江阴”政府门户网站还设置了依申请公开栏目,实现了依申请公开从申请-受理-答复等一系列的流程,并对依申请公开的受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2.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中心
在市档案馆设立市级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中心,认真落实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方便公众查阅政府信息。全年接待公众访问咨询12000余人次。
(三)咨询处理情况
2013年,“12345”民生热线共受理诉求84392件,电话系统为市民服务16万余次,群众对诉求件满意率达97.15%。为人民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依申请受理情况
本年度市级政府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2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申请27件;传真信函申请5件。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区域规划、土地征用、环境保护、房屋拆迁与补偿标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府信息。
(二)依申请办理情况
本年度已答复的申请总数为32件。其中,同意公开答复7件;同意部分公开答复3件;不予公开答复22件。在不予公开答复的申请中,“不属于本机关公开范围11件;“申请内容不明确”5件,“信息不存在”2件,“已公开并告知检索途径”3件,“不同意公开答复”1件。
(三)依申请信息收费情况
按照《条例》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本着减轻群众负担、便利群众的原则,全年未收取任何费用。
四、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本年度全市发生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1件。
本年度全市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3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个别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二是具体工作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工作衔接不到位,难以准确把握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及程序;三是在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少数公开单位对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发布未严格执行协调机制;四是部分工作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理解不深,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不强;五是全市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评议考核制度尚未制定,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
2014年,我市将全面规范政府信息制作与发布,深入推进决策公开,加强政民互动,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推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对政府信息重要性及内涵的认识,准确界定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以政府信息公开带动办事公开,以办事公开带动便民服务,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与网上办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及业务协同、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相结合。 (二)加强宣传。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公布、更新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机构及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切实畅通依申请公开渠道,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业务培训、经验交流,增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政府信息公开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
(三)强化监督。加快建立健全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并定期组织考核、评议,及时纠正公开内容、公开指南、公开目录更新不及时等行为。把政府信息公开与优化发展环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相关工作紧密结合,发挥综合示范效应,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科学规范地开展并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