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12-00256 生成日期 2012-05-11 公开日期 2012-05-25
文件编号 澄政办发〔2012〕47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通知
主题(一级) 国土资源、能源 主题(二级) 电力 关键词 电力,天然气,通知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关于转发市经信委《江阴市“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计划(2012—2015年)》的通知
关于转发市经信委《江阴市“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计划(2012—2015年)》的通知

澄政办发〔201247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转发市经信委《江阴市“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计划(20122015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高新区管委会,临港新城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市经信委《江阴市“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计划(20122015年)》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五月十一日

 

江阴市“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计划(20122015年)

市经信委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刚性目标任务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节能指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1199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能降耗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优化提升的重要突破口;大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提高企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严格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落地,加快发展低碳高增值产业;强化对重点用能单位与新增高耗能项目监管,健全节能执法监察机制;深入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确保完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节能指标。

二、目标任务

江阴市“十二五”节能降耗的主要目标是:1.全市单位GDP(可比价)综合能耗每年下降4.2%以上,“十二五”累计下降20%(按GDP现价计算,每年单位GDP能耗下降5.5%,“十二五”累计下降25%);2.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可比价)能耗每年下降4.5%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单位工业产值能耗每年下降5%以上;3.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80%以上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4.每年实施重点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30个;5.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3年内下降8%5年内下降12%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推进节能挖潜改造。抓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燃煤工业炉改造工程、余压余热利用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电力热力系统节能工程、电机节能改造、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绿色照明、公共机构节能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组织冶金、电力、纺织、化工、建材等五大重点耗能行业企业与年综合耗能(当量法)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效对标达标和节能挖潜攻关活动,通过节能改造提高企业能源利用和转化效率。每年组织实施30个有示范导向作用的重点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

(二)全面推广节能新技术。加快建立我市节能技术支撑体系,在全市高耗能行业中重点推广50项动态更新的节能新技术。加强变频调速、动态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等节电技术以及高效节能型水泵、风机、电动机等调速配套装备的开发与推广应用;组织实施蓄热式燃烧、污泥干化造粒掺烧、节能型环保治理技术应用、染整企业节能集热技术应用、低品味余热资源回收利用、夹芯复合型建筑节能结构体系应用、热力长距离隔热输送、发电机组上大压小关停小电厂等节能示范工程;推进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3年内建设5个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

(三)全力推进节能新模式。积极推广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新标准,鼓励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充分发挥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的作用,着力推进节能技术服务领域市场化、产业化,支持专业化的节能服务机构为企业以及办公楼宇、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在全社会推广应用高效照明产品、高效节能空调、电冰箱、洗衣机、新能源汽车等节能新产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四)加快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调整全市产业结构,优化三大开放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引进先进制造业龙头项目,加快大企业集团转型发展;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信息科技、港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通过大力实施低能耗高增值项目,加速提高低碳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实现结构节能。

(五)加强投资项目能评准入管理。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禁止新上三高两低类项目,拒绝高能耗传统落后产业项目的落地。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耗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改扩项目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013年前必须低于0.88吨标煤/万元、2015年前必须低于0.82吨标煤/万元。将节能评估文件和审查意见作为前置性条件,对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和备案,一律不得业扩报装接电,坚决把住投资项目源头关。

(六)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继续开展对三高两低企业的整治活动,每年关停一批“五小”企业。加快淘汰所有不符合能耗标准的高能耗在役设备及装置,逐步淘汰和转移落后产能和低端产业,为高端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加快实施煤改气工程,调整优化集中供热工程,2014年末实现天然气工业管网全覆盖和集中供热全覆盖,基本淘汰热网气网有效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小锅炉、燃煤工业炉。

(七)抓好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1.建筑领域节能方面。严格建筑节能监管制度,推行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确保全市新建建筑设计、施工全过程100%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积极推广墙体自保温、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建筑节能新技术,3年内创建一批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和省级示范区。2.交通运输节能方面。建立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构建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装备体系和节能高效运输组织体系。继续推进出租车、驾培教练车的油改气工程,逐步提高天然气空调公交车、纯电动公交车的投运比例,大力推广应用低碳型交通运输装备,完善交通公众信息服务。3.公共机构节能方面。深入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完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制度,建立公共机构能耗监测体系,推广公共机构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确保3年内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在2010年能耗基础上下降8%5年内下降12%

(八)着力抓好清洁生产审核。按照《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604号)的有关规定,在全市各重点企业建立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对双超(污染超标排放以及超过总量控制指标)和双有(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江苏省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创建活动,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促进工业能效水平整体提升。

(九)严格重点用能企业监察监管。组织全市82家年综合能耗万吨标煤以上的企业参加全省“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通过技术、管理和结构节能,每年实现节能量33万吨标煤,3年节能量达到100万吨标煤。20122013年对万吨级重点用能单位实施能耗总量控制,对钢铁、印染、造纸、水泥和电力等五大高耗能行业企业,每年综合能耗增幅不得超过2%,其它行业企业每年综合能耗增幅不得超过6%。对全市5000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工艺和主要产品能源消耗情况逐家进行能源监察审计,对单位产品能耗超限额标准和使用落后用能设备的高能耗企业,报上级按规定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对单位工业产值能耗超过0.3吨标煤/万元的高能耗企业,每年综合能耗总量增幅不得超过5%;对单位工业产值能耗超过1吨标煤/万元的企业,予以整治;3年内整治不到位的必须关停。

(十)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制和预警机制。将节能目标任务完成和工作措施落实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未完成任务、工作不力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在创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逐月跟踪分析各地节能指标完成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地区明确整改目标、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确保整改到位。在全市能耗增幅超过警戒水平时,启动节能预警机制,对能耗增长过快和完成目标进度滞后的地区及时发出预警,同时实行项目区域限批,暂停审批、核准和备案新增能耗总量大的项目,暂停高耗能项目的业扩报装和接电。

(十一)开展节能宣传和节能培训。每年6月,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总结和宣传节能降耗成效和做法,为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每年组织开展镇、企能管员培训班和清洁生产内审员培训班,组织万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能管员参加高层次能源管理师培训,3年内培育一批能源管理师,不断提高全市节能管理人员水平。

(十二)加大政策激励扶持力度。为促进全市节能和产业整治工作的发展,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确保完成现代化节能指标,“十二五”期间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年节能量1000吨标准煤以上且当年设备投资100万元以上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每节约1吨标准煤,奖励120元;对利用本市工业三废或农林废弃物、且当年设备投资300万元以上的循环经济项目最高按设备投资额5%标准给予奖励。对关停化工企业,按照企业关停前两年销售额平均值的3%给予奖励,其中市级财政承担70%,镇级财政承担30%

 

 

 

 

主题词:环保  十二五  节能降耗  计划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市人武部,市各群团,市各驻澄单位。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511印发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