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会议报告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06-00033 生成日期 2006-03-01 公开日期 2006-03-01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报告
主题(一级) 综合政务 主题(二级) 机关事务 关键词 报告,行政,发言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2006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06年3月1日在江阴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 长   王锡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江阴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5年工作回顾和“十五”主要成就
 
2005年,全市上下在中共江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目标,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任务,全面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8亿元,同比增长18.5%。财政总收入达到108.3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8.38亿元。我市在’2005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排名中蝉联第三,在第五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实现三连冠,成为江苏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县级市。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完成农业总产值31亿元,增长5.4%;加快华西、阳光等8个重点农业示范园建设,全市农业规模化经营比重46.8%;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累计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0个、生产面积12.77万亩,新增绿色食品基地面积21.86万亩;新增各类农机870台(套)。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实现销售收入2332亿元,增长27.9%;利税总额191亿元,增长19.4%;工业投入235亿元,增长13%;9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23家企业入围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新增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家、税收超亿元企业2家;新增私营个体经济单位1.2万个,累计4.6万个,注册资金328亿元,吸纳就业25万人;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只、江苏省名牌产品6只、省著名商标12只。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实现增加值270亿元,增长1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增长14.8%;物流园区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一批大型商贸企业相继落户江阴;成立了首家服务业担保公司江阴市朝阳担保公司;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亿元。
改革开放活力增。七项重点改革全面推进。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26家,全面实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组建了市新国联公司,6家企业进入或完成上市辅导期;通过归并重组,形成了25家新型行业协会;80%的部门实行部门预算;完成村(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33家,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4家,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48家;实施云亭、霞客、周庄等镇30个行政村的调整优化试点,撤并自然村102个。开放型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72个,新增协议注册外资18.48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8.21亿美元,分别增长23.1%和49%;新批超千万美元项目95个,其中超亿美元项目5个;实现进出口总额66.99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31.89亿美元,分别增长34.3%和43.1%;完成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
沿江开发后劲增。启动临港新城规划建设,完成188平方公里概念性规划、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和新港区规划设计方案。“500天行动计划”进展顺利,新港区建设步伐加快,大通关建设取得进展,7个万吨级泊位建成投运,完成货物吞吐量4277万吨、外贸吞吐量65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8万标箱。建成220千伏东园变电站。开发区实际到位外资占全市的86%,当年工业投入120亿元;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225亿元,增长43.6%;实现财政收入26亿元,增长32.2%。靖江园区建成主干道路22公里、2座220千伏变电站,拆迁房屋34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2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项目14个,当年投入突破30亿元。乡镇工业集中区当年招商进区项目65个,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9亿元、工业投入17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29亿元、利税109.2亿元。
城乡一体功能增。完成“一个中心、四个片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城市西组团建设加快,澄南大道、梅园路、文富路、五星桥等路桥建成通车,五星公园、永安绿苑相继投入使用,长山路、澄东大道开工建设。城区完成拆迁4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3万平方米。农村路网不断完善,青璜路、祝璜路等建成通车,改造农村公路120公里。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加快,新辟城市公交线路2条,新增公交车50辆,开通镇村公交线路46条,投放车辆78辆,村村通公交目标基本实现。积极推进“三集中”建设,全市集中居住人口63.99万人,集中率为54.7%。全面实施农村路桥建设、道路绿化、复垦复绿、污水治理等十项工程,新增绿化面积3.8万亩,关闭砖瓦窑厂35家,复垦复绿3753亩,铺设排污管道199公里,削减排污口131个。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经受住两次特大台风的考验,白屈港调水工程投入使用,清洁“家河”和地下水禁采封井工程全面完成。顺利通过创建全国生态市省级调研、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验收和省农业生态市验收,15个镇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调研。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城管执法进社区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城乡人民收入增。市场供应正常,物价保持平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39元,分别增长17.6%和11.3%。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24851元,增长16.3%。新增本地劳动力就业19608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就业136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全面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年保障水平分别达到3120元和2160元。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助贫、助学、助老、助残,逐步改善弱势群体生活。发放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4.2亿元,参保人数22万人。全面实施农民基本养老保险,11.6万农村老年人每人每月领取养老金80元。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扩面7.3万人,在职和离退休人员赡养比达4.54:1。
社会发展水平增。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155项,新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7家,申请专利848件,我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增加教育投入,新创省星级高中1所、省示范初中11所、省实验小学1所、省示范幼儿园3所,建立了中小学公用经费市、镇两级财政保障机制,改善了教师待遇,解决了民办教师历史遗留问题。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启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建成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5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成功承办了十运会等6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被评为十运会最佳赛区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群众文化活动方兴未艾,文化市场日趋规范,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政策,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9.8%,人口出生率为7.26‰。深入开展诚信江阴道德实践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扬民主,倾听群众呼声,办理“市长信箱”和网上来信29328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8件、政协委员提案279件。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治活动,政府行政效能有了新提高。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抓好普法工作,顺利通过省和无锡市“四五”普法考核验收。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扎实开展“平安江阴”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大防控、大调解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态势平稳,我市被命名为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县)。人武、人防、双拥、档案、外事、侨务、史志、接待、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等事业得到新发展。
2005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五”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五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9.2%,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年均分别递增23.9%和19.4%。财政收入五年增加83亿元,年均递增34.1%,增幅高于我市“九五”发展水平和无锡市、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市)名列前茅。过去的五年,是对外开放成效明显的五年。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协议注册外资、实际到位外资翻了三番,分别达到56.4亿美元和27.2亿美元,新批超千万美元项目359个,其中超亿美元项目29个。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4%,其中自营出口年均增长43.6%。设立境外企业和窗口28家。过去的五年,是各项改革纵深推进的五年。基本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结束了征收农业税的历史。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9家企业上市,募集资金42.5亿元,上市公司累计达到18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依法清理削减审批事项,政府调节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职能进一步规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财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有序进行,以分级管理为核心的市、镇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和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过去的五年,是城市建设巨大变化的五年。通过大手笔规划、大规模建设、大力度投入,城区规模不断扩大,道路骨架全面拉开,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形象迅速提升,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发展,建成了人民路步行街、中山公园、黄山湖公园和澄南立交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过去的五年,是沿江开发快速突破的五年。实施了沿江开发战略,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150平方公里,沿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施跨江联动开发,成立了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成面积80.68平方公里。沿江地区初步形成了能源、钢铁、化工、新材料、港口储运等临江优势产业。过去的五年,是城乡居民得益最多的五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下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年均递增14.5%和8.9%。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农村住院医疗保险和历次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实现了全覆盖。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2.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11.84平方米,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6.28%。过去的五年,是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五年。注重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促进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促进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和谐。加大对科教文卫体等各项事业的投入力度,建成了体育馆、天华文化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项目。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纵深推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文明江阴”、“法治江阴”、“平安江阴”、“诚信江阴”、“和谐江阴”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各位代表,“十五”特别是过去一年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市人大有效监督、市政协参政议政和社会方方面面协同努力的结果,这些成绩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此,我代表江阴市人民政府向积极进取、辛勤工作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澄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驻澄单位,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江阴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济结构还不合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艰巨;城乡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城市功能和形象需要进一步提升;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容量的矛盾突出,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不快,部分低收入群众的生活仍然比较困难;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增多,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对此,我们将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
 
“十一五”展望和2006年主要任务
 
“十一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关键的时期。这五年,将是我市由全面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时期。人民群众从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转到追求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上来,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能力不断增强,生活用品支出比重将继续下降,对生活环境和精神文化的要求将更加强烈。这五年,将是我市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发展的时期。2005年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对照工业化阶段的一般模式,已经开始迈上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平台。“十一五”期末,预计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可达1.5万美元左右,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向高度化演进,承接后工业化时期的到来。这五年,将是我市城镇化由加速阶段向成熟阶段提升的时期。目前我市城镇化水平已达62%,正处在城镇化加速阶段。“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将向成熟阶段转变,198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全面形成,东西组团逐步建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临港新城建设迅速推进,城镇化水平将达到80%。这五年,将是市场经济体制由逐步建立向趋于完善演进的时期。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在体制和机制上为科学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深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分开,财政、金融、投资体制更加科学,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所有制结构将进一步调整,基本经济制度更加完善,要素市场层次不断提高,“统一、开放、完善、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形成。这五年,将是开放型经济从“外向带动”向经济国际化转变的时期。我市开放型经济已形成一定的优势,招商引资正逐步向招商选资转变。随着我市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走出去”潜能正在释放,外资、外贸、外经的联动效应将进一步放大。综合分析我市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基础条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初步确定为: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巩固提升综合竞争力,达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值。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无锡市和全省平均水平,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
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六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又快又好。快,就是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好,就是必须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加大投入提高增量,挖潜增效激活存量,认真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做到速度和效益并重,全面提升我市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方向不动摇,强化自主创新,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提升临江产业水平。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综合优势,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贡献度。更加注重富民保障。坚持富民优先,兼顾各方利益,缩小城乡差别,不断提高城乡人民收入水平。推进社会保障增量扩面,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保障、教育、医疗、环保等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正公平,增加社会财富积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加快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完善提高中心城,拓展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建设更具竞争实力、创新活力和人居魅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山水历史文化名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三集中”步伐,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优先发展农村共享型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优化现代市场经济法治环境,深化以政府自身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加快与国际经济的全面接轨,以改革的思路、开放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体制创新的优势,激活加快发展的内生机制,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市,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营造政通人和、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坚持科学发展,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中求发展,从循环经济中求发展,开发与节约并举,打造绿色产业,倡导环保消费,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转变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006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各项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市的总目标,加大调整优化、创新提升和统筹发展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加快推进沿江开发,加快实施富民工程,加快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向前发展。
200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5%;工业增加值增长18%,工业利税增长1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4%,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4%。(2)新增协议注册外资、实际到位外资增长15%,外贸自营出口增长2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其中工业投入增长1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和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5)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5‰以内,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9%以上。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水平新提高
调整结构优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国家产业导向和投资政策,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一批落后项目,促进钢铁、石化、服装等产业向基地型和大型化发展。围绕电子信息、现代轻纺、包装材料等新兴产业,千方百计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推动制造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攀升,从低比例向宽领域方面发展,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900亿元。培育骨干求规模。进一步研究和落实促进规模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抓大扶小的良好环境,积极培育优势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坚持市场驱动和政策引导双管齐下,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投资集中、发展集约,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发展,以大企业支撑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增强在区域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发展三产增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调整优化商贸结构,拓宽服务业发展领域。充分利用高速公路道口、铁路场站等优势发展大市场,充分利用钢铁、石化、纺织、能源等产业优势发展大物流,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发展大储运,充分利用城市优势发展大服务,依托产业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科技服务、商务信息等生产型服务业,围绕城乡人民生活提升社区服务、旅游、房地产等传统型服务业。推进华西商贸城和江阴纺织城等项目建设,加快金三角市场的整体改造,完成麦德龙等重点市场建设,年内力争服务业投入超90亿元,培育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市场2家。科技创新上水平。今年是“科技创新促进年”。以沿江国家新材料产业带为龙头,以高新技术创业园为平台,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研发机构,构建技术创新载体,继续组织科技院校行活动,选择一批重大项目、关键技术、重点产品,组织技术攻关。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年内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3家以上,建设阳光集团国家纺织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列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0项。推进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认证系统,加快企业名牌工程建设,新增国家驰名商标1~2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3~5个,组织申请专利800件,50家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加大投入增后劲。紧紧抓住投入这个经济工作的“牛鼻子”,进一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强化项目投资导向,激励企业加快发展。认真组织项目论证,加快项目审批。积极对上争取,加大土地复垦和调剂力度,确保项目用地。加快项目建设,已批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产出,切实抓好78个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构建银企互动平台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向江阴,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二、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培育加快发展新活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加快股权分置改革,落实独立董事制度,规范持股股东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抓住国家对企业境内外上市政策调整完善的机遇,境内和境外一起上,一次融资和增发配股一起抓,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扶持,不断壮大“江阴板块”,年内力争2~3家企业上市。精心组织村级集体经济改革,明晰集体经济产权。推进村(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创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积极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确保完成无锡市下达的“三大合作”组织建设任务,基本完成3000人以下行政村的撤并。积极探索公共事业社会化管理,改革政府运作方式。具备改制条件的经营类事业单位上半年改制结束。完善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着力构建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激励性用人机制。按照“一市一业一会”的原则,加快行业协会的合并重组,上半年全面完成行业协会与党政机关脱钩。深化行政公用事业改革,实行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利用市场理念经营城市,全面放开土地出让、房产开发、项目设计、工程建设和监理等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拓宽社会投资的领域,充分挖掘各种资本的潜力,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政府项目“代建制”,实行交钥匙工程,引进城市建设新的投资经营方式,实现投入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产业化、服务规范化。创新财政管理模式,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按照公开透明、高效运转、“三权”不变、积极稳妥的原则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调整完善市、镇两级财政体系,加快镇财政体制改革,提高镇财政自我保障能力。加强财政性资产管理,做好财政管理系统和现代银行支付系统的对接,建立安全、科学、高效的公共财政体系。
三、大力推进沿江开发,营造对外开放新优势
以临港新城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沿江开发。加快实施临港新城“500天行动计划”,建成4个万吨级泊位、2个集装箱专用泊位,开放5个万吨级泊位、3个集装箱专用泊位,建成220千伏盘龙变电站和6个110千伏变电站,着力推进新港区、新商务区、新产业区和新生态区建设,建设集存储、转关、加工、配送、商贸和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物流中心。加快大通关建设,建设江阴“电子口岸”,扩建港口口岸远程监控系统,创造良好的口岸环境,启动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把港口经济培育成江阴经济新的增长板块。江阴港年内确保完成货物吞吐量5000万吨、外贸吞吐量8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万标箱。进一步提升沿江开发水平,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路径,推动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和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加快培育石油化学、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机械、生物制药、装备业等产业,构筑产业集群优势。突出外资大项目,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技术含量高、市场份额高、贡献水平高、产业带动高和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低的“五高两低”项目,使开发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加强各镇工业集中区整合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约用地水平,建设主题产业园区,把工业集中区进一步做强做特。以开放式的建设思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全方位的招商选资,全面加快靖江园区开发建设步伐,确保完成协议注册外资2.5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亿美元、投入30亿元、财政收入1亿元的目标。坚持“一增二扩”,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增加“走出去”份量,扩大对外招商,扩大外贸出口。利用外资从扩大规模为主向量质并重转变,从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服务业、城市建设、公共事业全方位转变,从传统产业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从资源型、粗放型项目向高附加值、高税收项目转变。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灵活运用专题招商、产业链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国际基金、风险投资,采取境外上市、并购引资,拓宽引资渠道。继续扩大外贸出口,全年外贸出口超38亿美元,8家企业出口超1亿美元,力争自主品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增幅比全市平均增幅高10个百分点。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新设境外企业13家,外经营业额增长25%。
四、大力推进城乡建设,树立现代港城新形象
完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做好产业、用地、交通等专项规划,形成城乡统筹、无缝衔接、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完善临港新城、澄南旅游生态区、謔山湾地区、江阴外滩和城市西组团等重点地区的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强化城乡规划管理,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加大城乡拆迁建设力度。完善规划、拆迁、征地“三位一体”的联动体系,健全市镇互动、属地管理的拆迁工作机制,力争城区拆迁突破100万平方米。加快推出城市建设经营性用地,重点做好兴澄钢厂老厂区、文富二期、普惠小区等地块的出让。大力推进道路和重点地区建设,实施城市东拓、南扩、西延,加快西组团建设,全面启动謔山湾地区和临港新城开发。进一步拉开城市道路骨架,加快实施澄东大道、长山大道、霞客大道、花山路和普惠路等道路建设工程。打通梅园路、虹桥路等交通瓶颈,推进澄江福地和南门地区改造与开发。启动建设江阴客运服务中心、垃圾发电厂和苏南区域水厂三期工程。加快改善城乡面貌。完成城郊森林公园绿地和农村成片造林等绿化任务,启动建设锡澄运河绿带,实施文化中路等29条城区道路绿化,确保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实施城区亮化工程,重点做好人民路、澄江路、黄山路和大桥路等主干道路和重点建筑物的亮化。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的要求,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城管综合执法职能向各镇延伸,形成“大城管、动态化”的新型城市管理格局。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各镇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5个村建成省级生态村,力争通过全国生态市验收。启动城区河道整治工程,巩固农村清洁“家河”成果,加快城乡污水管网建设,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改善水环境。加强环保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大气、噪声等各类环保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各种环保违法行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组织审核清洁生产企业50家。
五、大力推进“三农”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三集中”建设步伐。结合开发区建设、城镇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深入开展争创无锡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快农村公用事业发展,建设一批地方特色浓郁、结构布局合理、功能配套齐全、居住环境优美、生产生活便利的新型农村社区。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机制,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覆盖,年内80%的农村社区达到省制订的社区建设标准,新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15个。加快研究制定农民安置房建设用地、宅基地复垦利用、承包地依法流转等相关政策。设立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专项资金,“输血”和“造血”并重,增强经济薄弱村的转化和发展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抓好重点农业示范园建设,推动农业集约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大力引导“三资”投入农业,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科技兴农,推进农业基地化、标准化、品牌化、机械化生产,新增大型农机具350台(套)。深入开展打假护农和“三放心”工程,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万亩、无公害农产品6个。加强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确保我市粮食安全。加快培育现代农民。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和科学素质,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就业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资源,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合伙创业、联合创业、勤劳致富。积极探索以集体土地入股或长期租用等方式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组建“富民合作社”,广开渠道,实现农民长效增收。
六、大力推进富民保障,构筑和谐社会新平台
建立健全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签订率、月薪制实施率、最低工资制执行率稳定在90%以上。坚持不懈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深化“4045”再就业援助工程和“121”阳光扶持工程,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各类成人教育培训27万人次,在职职工培训率达55%以上,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人,全市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达75%以上。研究促进增收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营造适应民营经济成长的发展环境,放手发展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推进全民创业增收,不断提高经营性、资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完善和落实各项保障制度。增量扩面城保,全面落实农保,巩固完善历保,调整提高医保,力争做到保障广覆盖、上水平。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行基础教育阶段贫困生学杂费减免,加快农村敬老院改造,积极做好扶贫帮困工作,不断扩大慈善救助面,巩固提高优抚安置保障水平。大力构筑和谐江阴。抓好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企业建设,增强社会和谐基础。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物价平稳,保障各类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全面贯彻《法治江阴建设实施纲要》和五年行动计划,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大力度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县(市)。加强外来人口管理,落实政策措施,全面提高江阴新市民的整体素质。启动“五五”普法工作,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切实做好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开展“平安江阴”创建活动,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抓好基层基础工作,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全面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保持社会稳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市、镇两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成公安指挥救援中心,切实提高生产安全、防火安全、交通安全和公共安全防控能力。
  2006年继续为民办好十件实事:(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2)新增就业岗位4.2万个,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1.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就业1.2万人。全市各类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建制率达80%。(3)城乡新增绿地面积4.5万亩以上。启动城市河道整治工程。(4)城区新建公交营运场2处,新增城市公交车50辆,镇村公交覆盖率行政村达100%,自然村达60%。(5)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新增参保8万人,累计达22万人,参保率65%。参加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累计达12万人,参保率75%。实施第五轮农村医疗保险,市镇两级财政补贴提高到每人每年90元,参保率100%。(6)交付使用经济适用房13万平方米。(7)组织各级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5000户,帮扶群众1.5万人以上。(8)完善提高2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成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大楼,建设“夕阳红”康乐中心。(9)全面完成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铺设排污管道100公里,削减排污口100个,完成电厂脱硫除尘项目5个,建设综合污水处理厂3个。(10)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小学每生每年提高到210元,初中每生每年提高到250元。
七、大力推进社会进步,建立公共服务新体系
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继续开展建设文明城市和学习型社会活动,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水平。实施“朝阳行动”计划,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具有高尚情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江阴人。加强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加快发展的人才优势。加快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加快人才国际化进程,多途径、多形式吸收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多渠道教育投入机制,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教育,积极发展民办非义务教育,启动建设南菁中学新校区。推进文、卫、体等各项事业发展。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抓好电视技术升级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办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刘天华民族音乐节和第十届读书节。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加强历史文物保护,积极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完善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好体育场二期建设前期工作,建成1个全民健身工程和20个全民健身点。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努力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建成红十字血站新大楼,改建市妇幼保健所,改造市精神病医院,建设市人民医院新病房大楼。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监管覆盖面达100%。建设“诚信江阴”,逐步建立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积极做好民兵预备役人员军事训练、国防动员、人防等工作,圆满完成征兵任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完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江苏省特级档案馆。
八、大力推进自身建设,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全面履行职责,建设效能政府。改进经济管理方式,把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用更多的力量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发展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调整乡镇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调整完善考核办法,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奖惩体系,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政府投资领域监管,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增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坚持勤政为民,建设民本政府。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融入到思想感情里、体现在政策措施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实实在在地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多做百姓急需的事,多做群众受益的事,多做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事,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真抓实干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最现实的问题。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依法管理社会事务,努力在法制的轨道上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完善政府法制工作,严格执法监督,认真落实《行政许可法》,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建立健全公务员的新陈代谢机制、竞争择优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督促政府公务员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公正执法。自觉接受监督,建设阳光政府。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坚持政务公开,切实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强政府与公众对话机制建设,完善听证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不断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坚持勤政廉政,建设廉洁政府。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团结,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严格贯彻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深入推进反腐倡廉。结合行政审批、投资体制、人事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从源头上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和法律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加强审计和行政监察工作,有效防止和惩处腐败行为。
各位代表,今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更大跨越的关键一年,前景美好、任重道远。让我们在中共江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振奋精神,敢于创新,和衷共济,奋力拼搏,为全面完成年内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 收藏
  • 打印
  • 关闭